她也不担心一般看法所认为的年纪大的孩子养不熟,她会和已经能清晰表达自己意思的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
她倒在街边,看那些接受了她食物馈赠的孩童是趁机过来哄抢她的财物还是将她扶起
三个月后,林姝戈带着七个瘦弱不安的孩子回了家。
又过一月,被调养得重新有肉,衣裳也整洁的孩子们被林姝戈带到官府,立了收养或是过继的文书。
这代表着,林氏不会轻易抛下他们,而他们也和林氏有了法律意义上的亲缘关系,如果日后他们不孝,同样会受到世人指摘。
林姝戈并不太担心后者,她阅人无数,自认看人颇准,这几个孩子,都是心思正的,哪怕有些许偏差,她也自信能过来。
于是林姝戈的养娃生涯,正式开始了
七个孩子,五个是男孩,两个是女孩,林姝戈直接大娃、二娃给他们定下了小名。
其中最大的男孩已有十二岁,林姝戈颇惊喜的发现,他是上过私塾,识字的。
“从前家中富裕,上过几年学堂,可惜那时我任性贪玩,只学了皮毛到后来就没有机会了。”
这也是当初能与林姝戈流利交流的唯一一个孩子。
林姝戈把家里的经济情况告知他,言明暂时无法送他继续上学。
“我会买一些启蒙书籍回来,我制药的时候,你要教弟弟妹妹们学习。”
教的过程,也是大娃温故的过程。
原先流离失所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有地方住有东西果腹的男孩已经感恩,他愿意教那些更小的孩子读书,只是心里未免有些疑惑。
林氏她知道要买什么书吗
一日过后,男孩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林姝戈买回的书正是启蒙用的,且十分深入浅出,很适合教导幼童。
男孩所学不多,也没有教导他人的经验,他硬着头皮上,却惊喜的发现他说错的,或是漏的,林姝戈都能补上。
于是这场启蒙持续了一年有多,期间林姝戈极少亲身下场教导,她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而有趣生动的故事里往往藏着一些简朴的大道理。
她不说出格的话,很中肯,却又不吝赞扬,孩子们都与她很亲近
对于已经懂事的男孩,林姝戈会更严厉些,她不会告诉他要怎么教,只要他自己想,偶尔才会点拨他
男孩就在这苦思冥想中熬了一年多,等过了几年家里情况好些,他能继续上学时,原本以为他学业已经荒废的私塾先生发现,他的基础十分扎实。
且与从前不同,男孩心静了许多,读书也仿佛开了窍一般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五个年头,林姝戈回了一趟原主所在的隔壁县城。
虽然收养了七个孩子,但是她如今的生活并不需要太操心,一是大娃作为长兄十分稳重,足以带好弟妹,二是曾经受苦的孩子们十分懂事,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会在念完书后帮她清洗药材
林氏药铺也发展得十分不错,一开始由于林姝戈忙不过来而限量,反而起到了饥饿营销的效果,等几个孩子都能帮忙制药以后,林氏的药在附近几个县城都已经十分出名,这些年林家不算大富大贵,但总算也能留些积蓄,送几个孩子去了学堂。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很费银钱的事,往往一家合力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因为每年束脩所费不低,再加上纸张、笔墨都是精贵物,烧钱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林家有些不同,首先孩子们懂事,他们的书都是合用的,笔墨纸张也是能省则省,而私塾的先生们还有接济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