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食鸭
喜庆。

    除了回家探亲的知青,驻地还有将近三百多人留下来过年。日子虽然单调,还有大大小小的风波,但苦中有甜,大家因为暗地里流传着的社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番大变革的好消息,过年的喜悦气氛格外高涨。

    先大扫除一翻,不放弃任何边边角角,收拾集体卫生也不忘收拾个人卫生,男知青互相理发,女知青互相交流做衣服,有心灵手巧的姑娘用劳保手套拆下来的线,找来植物染料染色,给自己钩件蓝红相间的漂亮线衫,带起了流行风气,大家纷纷效仿,连薛妙都捞到一件宿舍姐妹们送的新年礼物。

    新年最重要一环就是吃。今年不同以往,做饭的主厨,薛妙请了外援,解决了纪云峰的事情,跟三娃子王红生拜师又续上了,有了廖蔺跟薛妙的帮助,王家的事情被压了下去,王红生感激他俩,又因为有李师傅的信,高兴地收下薛妙这个小徒弟。薛妙请王红生来给大家料理年夜饭大餐。

    后世的滇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正因为有了王红生王大厨这样的川、湘移民带来的家乡味,又混杂了边境大山独特的本地风味,重调味也噬辣,可以说代表了整个大西南地区的饮食精华,现在又加上薛妙,体现在这顿年夜饭的主菜鸭子上,花式食鸭。

    不下蛋的公鸭子全都被宰杀干净,王大厨先露了一手,老派的川菜讲究低调奢华,大厨精湛厨艺体现在一锅看似平平无奇的鸭架汤里,经过过滤的鸭汤清沥沥的,现在缺油水的人看到没感受到一点食欲,老丁他们面上没表现出来,心里都在吐槽,小薛这师父不会是个二把刀吧

    就薛妙不这么认为,用滚烫的鸭架汤烫了几颗青菜,大口吃了起来,看她陶醉的表情,大家也有样学样,吃了一口被惊艳,纷纷竖起大拇指,汤虽清,但味厚重,连蔬菜都染上了鲜妙的鸭味,拿来烫菜,煮豆花都嫌糟蹋这锅汤,大厨果然名不虚传。

    王红生跟他的师父不一样,外表儒雅,称得上是儒厨,心思细腻,当然了解现在大家都喜欢油脂多的菜色,汤用来清口,他接着给大家做道糯米鸭。王大厨的糯米鸭更见功力,他把鸭肉切三厘米见方的块状,调好味的熟糯米夹在鸭皮和鸭肉之间,用鸭油来煎,外层的鸭皮煎得酥脆,糯米吸饱了鸭油更加绵软,里层的鸭肉软嫩,口感味道绝佳。

    众人被征服,“现在饭馆里可吃不上这么精细的东西,我们沾王同志的光过了个大丰年。”

    正说着,外面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是独立营的战士们列队过来一起联欢迎新年,炊事班长大汪带着炊事班的战士先进来,来过年要带礼物,大汪他们行动早,鸭子先腊好了一批,带来添菜。

    大汪是皖省无为人,那里养鸭高峰时期以千万只计,当地板鸭在乾隆时期就已有盛名,做板鸭是大汪的看家本领。腊好的鸭肉外皮白嫩,鸭肉鲜红,入锅蒸熟,因为是不足一年的嫩鸭,大汪的板鸭吃起来不柴,咸中带鲜,回味无穷。

    知青和战士里南方人不少,有了川派糯米鸭,就想起了江浙的糯米鸭,炖糯米鸭的配料别地不易得,他们一抓一大把,莲子、笋丁、白果、香菇、芡实、珍贵的腊火腿也切丁丁,混在糯米里一起添进三斤大小开膛洗净的鸭肚子里,用线缝好鸭皮,添一点提纯的甘蔗酒、喷点酱油,入锅蒸至馅香肉烂,女知青们尤其喜欢鸭肚子中的内容。

    轮到薛大厨登场,本来想给大家烤正宗的吊炉烤鸭,没出处,想想算了,名义上她还是个沪市人,那就给大家做道沪市风味的酱鸭,沪市本帮菜偏甜一些,薛妙用自制的果酱,又调了一点点红粬来腌制鸭子,做出来的鸭子有着果味的香甜,咸淡相宜,外皮鲜红,预示明年的生活也同样红红火火。

    红红火火的大年一过,大家又投入到红红火火的劳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