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妈有些发愁道“老大老二都身板好,就是不读书了,回家种地也能养活自己。就是老三,小时候没有养好,身子单薄,我担心他将来做不了农活。”
“老三将来让老二给他补课,和他说清楚,他要是不读书,是没有其他出路的。他要是能高中毕业,哪怕不能做工人,我也能去乡里求求人,让他去乡里学校做个老师。做老师多轻松啊,就是上上课坐坐办公室,就不用担心他身体不好了。”
“但愿老三像老二那样聪明,不要像老大那样不开窍,若是老三像了老大,那别说是高中毕业了,连初中都未必考得上。”
“行了,家里得孩子都是越大的越勤快懂事,越小的越娇气。老大就比老二勤快,可相比老三,老二就又勤快多了,老三被他哥哥们宠着让着就娇气懒惰得多。你还用操心老三不好好学习?那臭小子精得很,你只要告诉他好好念书将来就不用下地,你看他学习好不好。”,胡爸平日里虽然在家里话不多,可他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三个儿子的,老大是家里的长子,勤劳苦干没多少心眼。老二聪明,可他也体谅父母和哥哥的辛苦,也总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还有帮他哥哥补习功课,要是没有老二的补习,老大早不知道留级多少次了。老三呢,出生没有赶上好时候,从小就身子单薄,他两个哥哥让着他宠着他,他们做父母的也难免有些偏心他。弄得老三性子有点自私,爱投机取巧的偷懒,总之就是不爱干活,算是个小人精子。胡爸相信,只要把其中的关节向老三说清楚,那老三为了以后不下地去做农活,他一定会拼了命的去学习的。哪还用操心他成绩不好。
果然,胡青上学之后成绩是很好的,总能考第一名,让胡妈暂时不那么担忧他的将来了。
小学毕业的时候,胡武十五岁,胡文也十二岁了。也许是遗传自胡爸的好身板,也许是这些年胡文夜里偷偷给全家补充营养和灵泉水的缘故,十五岁的胡武已经长了一幅成年人的身板。小学毕业时,在胡文的补习之下,他的考试成绩还过得去,是可以上初中的。
可胡武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再去上学了,他要回家下地种田挣工分。这一方面是他体谅父母的辛苦,想要减少家中的负担,另一方面是他实在不爱学习,与学习有关的事都让他觉得头疼。胡文劝不动他,而胡爸胡妈的态度是看他自己,要是胡武愿意上学,他们也愿意继续供,要是胡武不愿意,那就回家下地挣工分,过几年再给他说个媳妇。
胡武十分愿意离开学校回家成为家庭的劳动主力,然后过几年娶媳妇的。胡文劝不动他,想想小学的课程十分的简单,胡武都学得很头痛,上了初中哪怕有胡文的补习,若是他还不开窍,还真就未必能学得下去,也就由他去了。
胡文上初二的时候,村里被分配来了下乡的知青,男女各一个。这两个知青江海燕和刘杨来自本省的省会城市,虽然说对下河村村民来说已经算是很遥远的地方,但总算是在同一个省内,口音和习俗都相近,知青和村民之间的互相交流不成问题。
本来村中响应国家号召,已经提前准备了一个单独的“知青院”给将要来到下河村的知青们居住,可谁知第一次分配来的知青只有两个人,还是一男一女,这样就不好让他们单独住在一个院子里了。毕竟孤男寡女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恐怕村委会也要担责任的。
因为这样的情况,村委会就把江海燕分配去了家里没有男人的刘寡妇家,把刘杨分来了男人比较多的胡家。
知青住进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