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别的,她不会服气,可要说学习,她实在无力抵抗。
他们族学的先生是静山伯特意请来的,进士出身,也曾为官,只是不适应官场的风波,整个京城能有进士来当先生的人家,除了那些王室宗亲,十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府里不能说不尽力。
族学里的学生们更不是那些只知道混日子的纨绔,人人争先,对学习十分上心,可即便如此,林依依依旧独占鳌头。
她字写得好,书念得好,琴弹得好,画画虽一般,但和寻常女儿家比,也不逊于人,下棋或许不出挑,可照样会,算不上臭棋篓子,同先生下,让先生让她三子便能有来有往。
她才多大?
族学里比她大两三岁的也有好几个。
戚芳龄一直非常地努力,她不像林依依,每天要用漫长的时间去交际,玩耍,林依依对很多东西感兴趣,时常说要享受美好的人生。她却不,她读书就竭尽全力地去读书,每天悬腕练字,可是人的天分有时候真的非常让人无可奈何。
林依依玩着就能学好的东西,她得拼尽全力才能不掉队。
戚芳龄知道自己不算笨,在族学里也是数得着的好学生,各科目的成绩都能排到前列,前提是别和林依依比。
“老天爷真是不公平。”
杨玉英在这族学里也学了有六天,对学生们多少有些了解,和这些孩子们接触了些时候,她有点感动。
终于见到真正普通的孩子们了!
想她在大顺朝度过她第一次人生时,她就是个这样子的,十分普通,除了一副好皮相,再无其它。
那时候和她一样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可后来,她所在之地,那些光怪陆离的圈子里,普通些的女孩儿反而成了稀罕物。
教室里热热闹闹,一屋子可爱的小心眼,杨玉英想起旧事,到对自己故意装嫩,上人家的族学有了点兴趣。
不多时,先生抱了一叠试卷过来。
顿时满座寂静。
所有人转眼间收敛,个个正襟危坐。
先生环视周围,捋了捋胡须,表情略带了点满意,轻轻把试卷搁在书案上。
“这些都是京城书院,前些年年终考核用的卷子,我有朋友在京城书院任教,特意印了些给我,你们今天都来试着答一答,让我瞧瞧你们和京城书院还有多远。”
族学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静山伯府族人家里的孩子,小童有,年纪十二三岁的有,十七八岁的也有,更大一两岁的同样有几个。
男子十多人,女子七八个。
除了小童们单独上课,但凡年过十岁,未考去其他书院的学生都集中在一处。
年纪小的还好,年纪大的几个,无论男女一下子精神百倍。
他们如今已经到了为自己前程考虑的年龄,做梦也想就读京城书院。
一群依附伯府求生的孩子,突破出身限制,最好也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去读京城最著名的几所书院。
皇家书院权贵太多,大部分都是王孙公子,成绩要紧,关系更要紧,他们也不敢妄想。
与之相比,京城书院就属于还算可望可及的那一类。
在静山伯府的族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想最终进入京城书院,一听到这个名字便心潮起伏不定了。
读京城书院,和去其它书院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试卷很快发下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