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上午在禁卫所, 下午往皇宫走,去看那些骂她的折子。
给禁卫所请了识字的夫子之后, 果真骂她的折子翻了一倍,说她胡搞乱搞,不切实际, 说武夫只懂舞刀弄枪,读书识字是侮辱了圣人,还有些人顺带夹杂私货, 暗示武官粗鲁没有上朝的资格,如今四海升平, 赵邺应该收回兵权, 让那些武官都回乡养老。
秦筠边看边打哈欠,回了晋王府,就把记下来的人名递给了常荟:“去给这几个大人送几份笔墨纸砚, 劳他们为我浪费那么多笔墨。”
常荟领命去了,收到笔墨纸砚的各府反应各异,有人想这是秦筠给的警告,有人倒是乐滋滋的觉得秦筠被赵邺叫到宫里骂了, 所以想用这种方法讨好他们。
反正秦筠隔日再去宫中看折子,桌上快到了堆不下的地步, 秦筠也不在意, 回了府继续让常荟送。
那么接连几日, 就像是一个高峰往下掉,再看桌子就只有了几本折子孤零零的放在中间。
外面也渐渐有了谣言,陛下每日叫晋王入宫,是让她帮着处理奏折,把她当作心腹。
这谣言传出来,联系一切的细节,顿时让人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怪不得晋王每日都进宫,怪不得上了那么多折子,皇上也没有让晋王从禁卫所出来,怪不得晋王敢光明正大的送笔墨纸砚的警告言官。
“陛下对晋王也太过纵容了。”
一群言官围在一起,其中一人唉声叹气道,“奏折都能拿与晋王看,怕要是晋王想让我们告老还乡,陛下都会眼都不眨的同意。”
“郑大人想的不要那么悲观,这一切有没有真凭实据,说不定只是旁人编造出来的瞎话,陛下怎么可能把晋王当作心腹。”
这位大人的话得到了不少的赞同,在京城不少人看来,赵邺此时不杀晋王,不过是还未到机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陛下对晋王纵容,怕是因为处理了王家子孙的事,碍于情面,不愿让王家的那些人跳脚,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晋王计较。”
“陛下大度,但晋王实在是太张狂了,咱们可不能往后退,让晋王以为这京城是她那封地。”
一群人彼此鼓励了一番,到了隔天早朝时便精神抖擞的打算出了这些日子积攒的窝囊气。
赵邺见底下的大臣们红光满面,像是迫不及待要做一番大事,勾了勾嘴角,有几分期待。
“陛下,如今京城有一谣言,说陛下将奏折都交与了晋王批示,这无稽之谈被说的有模有样,若是不加以澄清,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动摇了国之根本可就不好。”
“郑大人这话说的不对,既然是无稽之谈,又何必需要特意澄清,要是有什么谣言都需要这般澄清,那陛下每日不是都要为这些小事劳神。”
王家一派的官员,上前一步堵了回去。
“在吴大人看来批示折子,竟然是小事,那不知道对吴大人来说什么才算的上是大事。”
“郑大人当着陛下的面,这样歪曲我的话就没意思了吧,非要把谣言当作正经事来商谈,郑大人难不成认为朝堂是你家后院。”
两派人你来我往,你一句我一句。
赵邺在龙椅上老神在在,等两伙人口干暂停,出乎意料没有下结论的意思,而是叫了散朝。
晋王这事就这样没个结论了?郑大人一派见赵邺对晋王避而不言,明显有维护秦筠的意思。
实在不明白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