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啦”
“唱的真好听,咱们毕业了,你还会记的同桌的我吗?”
“我会记的!”我认真的点着头。
她很高兴,说:“谢谢”,然后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就羞涩的跑开了。
在她吻我的一刹那,我有些发愣,等她跑远了些,我才反应过来。跑上去追上她。
几周后,有一天,她突然和我说,晚上北大有堂历史课,是北大著名教授的公开课。她想让我陪她一起去听课。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课是在北大一间小教室讲的,因为是周四下午五点的课。人不多。但是老师讲的很好。主要讲授的是:天子和他的嫔妃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皇帝能举行大婚的,一般是在很小的年龄就即位做了皇帝,’皇帝大婚’更可以看作是一场成人礼,表示皇帝长大了。绝大多数举行过’皇帝大婚’的皇帝,都是在婚后真正亲政的。”
“《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孔颖达疏:’大昏,谓天子、诸侯之昏也。’清赵翼《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期届大婚移殿早,礼尊正嫡过宫谦。’”
“古代皇帝大婚,尤其是那些入选为正宫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婚时刻的洞房花烛之夜。俗话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是老婆多多。”
“但是,虽然皇帝有这么多女人,一般一生也只能结一次婚,此即清代所谓“大婚”。不过,也有例外,如果皇帝离婚了,把已经成为皇后的老婆给废黜了,或是死了老婆,有可能再结一次婚。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后,他又与另一个女人结了婚,这后一女人便是孝惠皇后。皇帝身边的嫔妃再多,也是享受不到结婚排场的。顺治皇帝,虽然他敢把原配给废黜了,但对宠爱无比的董鄂妃,也只能悄悄地“迎接”进宫,而不是“迎娶”,连册封都不敢逾制,册封时“不设卤簿,不奏乐,王、贝勒、贝子、公等,不次朝贺礼”。所以,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它都是二奶、三奶的份。”
“据唐代《开元礼》的规定,皇帝“纳后”分为:祭告天地、临轩命使、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告庙、册后、命使奉迎、同牢与合卺等仪式。古人认为自然界存在的“神灵”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所以祭祀神灵便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在举行婚礼前,亦必先祭告天地,其仪式主要为祭告圜丘(天神)与方泽(地神)。临轩命使,是皇帝在皇宫主殿册命执行婚礼使臣的仪式。在皇帝的婚礼中,使臣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唐代由正使、副使等使臣代表帝王与女家交往。”
“仪式开始后,先任命太尉(唐代“三公”之一,辅佐皇帝治理国家,没有实际职掌)为正使,宗正卿(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为副使。再由侍中(为门下省长官,职掌宣读皇帝之命和礼仪之事)宣制(即皇帝之命):“纳某官某氏女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随后,授正使、副使节和制书。太尉、宗正卿等官员领命后,即乘辂车、率仪仗、鼓吹队(但不吹奏),来往于皇宫与未来的后氏之家,为皇帝操办婚礼。”
“纳采仪是在后氏主人的家庙或正堂内举行。纳采前一天,守宫(亦作守宫令,职掌铺设帐幕、毡褥、茶几之事)要先于后氏家大门外右侧设置一处供使者临时歇息的帷帐。纳采当天,太尉、宗正卿一行在帷帐内停息,由后氏家傧相(古代为主人接引宾客者)出门迎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