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同江畔的少年们》正文 第二十四章
    ()  俊熙对国的认识其实并不是她的历史,化与作为朝鲜的巨大北方邻国而对朝鲜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大多数商品都是从国进口的),而是那些经常能在金日成广场上见到的,被一辆辆大巴车拉来与主席铜像合影的国游客。每天少说也有十几辆,就算一辆车装四十人,十辆车就是四百人,一年下来少说也有15万游客吧。俊熙的继母崔春花女士在市场上摆摊卖菜时,认识了一名在旅游公司工作的导游员,她从那名导游员的口得知,一位国游客来朝鲜玩四晚五天的费用是500美元。这简直让她惊讶得目瞪口呆,睡不着觉。500美元!她实在想象不到那些国游客何以花费相当于朝鲜普通民众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的薪水来游玩那么几天。究竟是为啥啊?他们咋能那么有钱呢!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国人赚得很多!可这也不对啊!电视上说国早就变“修”了,国人现在看病,住房,上学,生孩子,干啥都要花很多钱,普通百姓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他们从哪儿来的钱啊?于是,崔春花女士刻意去一些国游客经常光顾的地方,偷偷观察他们与朝鲜人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穿得确实挺好,都挺花花,都有照相,胖子不少,可由于不会说,她也无法打听那些国人究竟过得怎么样。可就算会说又怎么样呢?人家毕竟是外宾,不能主动上前接触的。单凭国人能一车车来朝鲜旅游,而不是朝鲜人一车车去国旅游这个事实,就能看出国人可能过得并不比朝鲜人过得差,这一点电视上肯定说得不对。从那以后,崔春花女士就像着了魔似的,整天和家人念叨国,国,国,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俊熙。所以俊熙很想争取到这次去国实习的会,亲身前往国去看看,回来后好好给崔春花女士讲一讲变“修”后的国到底什么样。

    然而,不管怎么努力,俊熙的水平还是迟迟得不到进步。他向权东柱求救,希望东柱能帮帮自己,使他的水平尽快得到提高,一定要在《力道山》剧组把参与实习学生的名单确定前学会基本的。可东柱哪有功夫啊!再说,他的水平也远远达不到专业翻译的程度,只不过能说一些日常用语,应付简单交流罢了。那样的水平也教不了俊熙啊。不过,他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或许那个人能够帮助俊熙。

    那个初秋周末的午后,俊熙沿着一条车流不多的滨江公路,走过几个印刷着“朝鲜劳动党是成熟的党”,“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光荣属于朝鲜人民军”的宣传标语,来到了一处茂密的小树林。他四处观察一番,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和两两的自行车外,并没有在周围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徘徊了一会儿,他便走进小树林,走向那处隐藏在树林后的靠近大同江畔的绿地。蓝天白云,清澈的秋水在缓缓地流淌。刚走了一会儿,他便听见有人在边弹吉他边唱着一首柔和动听的英歌曲《yesterday》。俊熙顺着声音走了过去,发现权东柱身穿一套白色运动服正抱着一把吉他坐在草地上唱歌。周围还坐着几个少年在听他唱歌。之所以用“少年”这个词,那是因为在这里聚会的gay们都有一颗少年般的心,与他们的实际生理年龄并无太大的关联。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身穿灰色套头毛衣的俊俏男孩,坐在距离东柱不远的地方,一边听歌一边低头玩着里的掌游戏。一位身材稍显富态的年男士,年纪足以超过了四十岁,身穿一套深蓝色西装,蹲在距离权东柱正面不远的地方,用一台智能录制着他弹唱的样子。还有一个身材清瘦,身穿一件红色冲锋衣,蓝色牛仔裤(外界流传说朝鲜禁止民众穿牛仔裤,这并不属实,但确实很少人穿,主要是买不到),纯白色运动鞋,留着式分头的大男孩侧躺在草地上,闭着眼睛,用他的右腕支撑着头部,左拿着一根狗尾草衔在嘴里,一副陶醉的样子。还有两个身穿学生服的二十几岁的年轻大学生坐在河畔的大石头上,一边用鱼竿钓鱼,一边在窃窃私语着什么。眼前的这般景象就是大同江畔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