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585章 圣祭大典!
就来到我的寝帐,同时还带来了我期盼数日的王城回书。

    这份回书是韦刑亲笔所写,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此时我才刚刚睡醒,拿起纸条一看,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定睛细看,没错,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大王,议和之事断不能允,详情等微臣到后再谈。

    自己已开始准备撤军,而在这个时候,韦刑竟然从王城赶过来了,这倒颇出我的意料,但最让我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韦刑的前半句,议和之事断不能允,我想不明白,现在己方已无法再战下去,不议和还能怎么办?即使想战,也没有渡河的工具了,难道还要再赶制出来一批木筏?

    我实在无法理解韦刑的意图,拿着这份回书,我苦笑不已。见状,牟让不解,忍不住疑问道“大王,韦相在回书上写的什么?”

    “你自己看吧!”我夹着纸条向牟让面前一递,后者急忙接过,仔细瞧看,看罢,牟让也傻眼了,感觉韦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凡还有一线希望,谁愿意弃战?现在是真的无计可施了才不得不接受议和的。

    牟让眉头紧锁,问道“大王,韦相为何如此坚决的反对议和?议和对我军……利大于弊啊!”

    我苦笑,身子向后一倒,又躺回到床塌上,幽幽说道“我哪里知道?!”顿了一下,我又道“不过,韦刑的头脑,百倍于我,他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说完话,我仿佛又想起了什么,疑问道“信鸽在路上不会出错吧?”

    牟让笑了,看来大王嘴上说的自信满满,实际上心里也没底。他回道“大王,我族的信鸽都做有特殊的标记,肯定不会出错,另外,这上面的字迹是确实是韦相的笔迹。”

    “没错!是我多虑了。”我揉了揉隐隐做疼的额头,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原本已打算就和约内容的具体细节与石听寒和覃亦进行详谈,另一边,我已下令全军作好准备,随时退兵,结果韦刑的一封寥寥数字的回书将我的计划全部打乱,退兵一事做缓,议和之事继续向后拖延。

    韦刑要从王城赶到漳河,这可真称得上千里迢迢,即便骑快马日夜兼程,没有十天半个月也到不了。可是圣祭大典已日渐接近,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还留在河东,大典当日就很难赶得回王城了。

    我因韦刑的一句话不敢撤军,大军不撤,我哪里安心离开大营,独自回去?这时,秦阳给我出个主意,把朝廷的圣祭大典搬到河东来举行。其一是庆祝河东的回归,其二是安抚河东平民的民心,其三是祭奠在河东战死的白苗族将士,拜祭亡灵。尤其是第三点,不仅可以封住族内平民的口实,反倒还会让人们觉得大王是个体恤将士、爱兵爱民的好族王。

    听了秦阳的建议,我大喜,马上做出决定,将白苗族的圣祭大典放在河东郡城青远举行。

    接下来的时间,一部分白苗军撤离漳河大营,进入青远,开始搭建祭坛,为大典做准备。剩下的白苗军则开始在漳河东岸筑造起防御工事,摆出要与九黎军长期作战的架势。刚刚得到缓和的河东、河西形势又急转直下,开始变的紧张起来。

    这种转变,留在白苗营之内的石听寒和覃亦自然也能感觉得出来,二人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再要求求见我,不过我的态度也坚决,避而不见,我是打定了主意,要一拖到底,直到把韦刑等到为止。

    现在漳河两岸变成对峙的形式,白苗军攻不过去,九黎军也不敢冒然反击,两大营一水相隔,僵持不下。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过十天,在这十天里,白苗一边筹备圣祭大典,一边巩固漳河东岸的防御,另外又招收上来三万左右的新卒,对岸的九黎军也未闲着,在东方元霸的号召下,周边的地方军纷纷赶来增援,九黎军的兵力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