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平反工作小组的效率非常高,当天大朝会散去之后,就成立了。
因锦衣卫的裁撤,而且李信亲领的警备处的规模又不象锦衣卫那样大,空出不少屋子,平反小组就占了其中一间,外面挂个大牌子,朱熹平反工作小组。
这个小组,没有财政拨款,没有人手分派,就杨廷麟、路振飞与沈迅三人坐堂,每当官员们进宫办事,远远就能看到那黑白分明的大牌子。
想不想过去与之为伴?
每一名官员看到这个牌子,都会不寒而栗,李信收拾人,那真是软刀子割肉,每一刀都叫你痛彻心扉啊。
这显然是一份警告!
对于这三人来说,每天都要面对诸多同僚的指指点点和各色目光,既是羞侮,也是煎熬。
并不是所有利益一致的人都是天然的同盟者,其中不乏一些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之辈,看人吃蹩也能让自己穷开心啊。
“什么?”
这日,听得国子监发生的事情,杨廷麟、路振飞、沈迅均是惊的站了起来。
“摄政王爷好手段哪!”
路振长叹一声:“先是纠结他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去大闹国子监,砸了朱子像,再由他亲自出面,安抚监生,自始至终警察未开一枪,未抓一人,就平息了事态,哎,我等,终究要回家种田喽!”
杨廷麟摆摆手:“北京的士子力量单薄,北人在科举上,也历来考不过南人,要想成大事,还得看南京士子啊,他摄政王能砸北京的朱子像,难不成还能顺顺当当的砸了南京的朱子像?”
沈迅面色凝重道:“伯祥(杨廷麟表字)兄,你莫要忘了,摄政王在东南经营多年,怕是有后手呐!”
众人均是无奈的很。
现在的朝廷,和明朝有很大不同,首先是李信设置了丞相,很多的具体事物由史可法置办,而史可法一根筋,颇有海刚峰遗风,什么人情交往全不在乎,只是一心为李信办事,是个纯臣直臣,要想串联官员,首先要过史可法这关,这是很难的。
其次是李信不让人下跪,大臣们跪午门的绝招没法使了,以前与皇帝抬杠,几百大臣跪在午门前,就问你皇帝慌不慌?
这个天下,说到底是士绅的天下,皇帝如果不理会,会被按上暴君,昏庸的名头,甚至有哪个老家伙跪死了,事情会闹的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皇帝来说,最怕大臣成群结队的跪午门。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万历与朝廷呕气,甩手不理,结果毁了大明。
因此李信禁止下跪,实际上是断了朝臣挟制皇帝的一个有力手段。
而且在舆论方面,李信自己掌握明报,声势浩大,几乎垄断了公开宣传口径,士大夫也只能私底下发发声罢了,影响力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李信当政,有些人是懊悔的,认为当初被李信蒙敝了,迎李信还不如迎李自成,哪怕是满清入关,占据北京,都比李信当政好啊。
首先,从李自成个人来说,没读过书,没什么见地,连牛金星和宋献策都能把他耍的屁颠颠,更何况自己这一帮进士出身的天下精英?
至于李自成拷饷,他要钱,给他,给了他钱难道他还不花?大明朝是士绅的两下,两百多年下来,织了一张无比严密的大网,李自成花的钱,最终还是要落回士绅手上,而且只要治理天下,就总要依靠士绅吧?
李信则是表面上和颜悦色,与人无犯,但是纵观李信的行为,本质上是与士绅阶层渐行渐远的,他的很多政策,明眼人慢慢嚼出味来了,并不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