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率军力战不降,败亡。
其部出发时两万兵力,最终逃回盛京城者,不足三千人,余者大多战死,另三千余人被俘。
可以说,多铎落得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被逼死的。
因为多铎自己清楚,与新军决战,自己的胜率非常低。
但是,盛京城已经不远了,如果不拼死阻击,不但会落人口实,还会影响到整个盛京城的信心。
所以,他不能逃,也不能避战,否则他即便逃回盛京城,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何况,他多铎也有着自己的骄傲。
最终,他预料到的结果发生了,虽然尽力给予新军以重大杀伤,但双方兵力相差太大,特别是新军可供消耗的江北四镇的兵力太多了,杀不胜杀,被死死拖住。
等新军的骑兵和火枪兵完成迂回、包抄之后,他多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他只可惜没能给新军火枪兵造成多大杀伤,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新军,对那些江北四镇的军队,即便杀伤再多,他多铎也没有丝毫的成就感。
可悲的是,他多铎最终却是死在这些他最看不起的人手中。
因为在战斗的最后,料想到他多铎必败,又不愿意投降,这些人直接将他多铎当成了美食一般,一个个疯狂的冲杀,就想在他多铎身上撕下一块肉,然后当成战功。
他都亲眼看到其中一些人为了争抢军功,不惜向自己的同伴下死手。
最后,他只能看到周围都是疯狂的敌军,身边再没有一个自己人,然后就彻底的被淹没了。
他不知道,在他死后,尸体直接被肢解。
被肢解的尸体还被不少人抢夺,特别是头颅,争抢异常凶狠,直到骑兵和火枪手出面镇压,这才告一段落。
不过在这时,他多铎的身体早已经不知道被卸成了多少块,每块躯体也都是血肉模糊,头颅都快无法辩认了。
多铎战死的消息传到盛京城后,多尔衮换上素服,嚎啕大哭,清廷痛失一位战功卓著的亲王的同时,惊骇莫名。
他们已经无力再派军出城阻击快要逼近盛京城下的新军了,通过此战也让他们清晰的认识到,死守盛京城,无疑是死路一条,大清基业也将毁于一旦。
曾经一力建议死守盛京城的人,也都闭口不言了。
直接弃城而逃,肯定也不是最佳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三种方式,派出一支几千人的队伍象征性的守一下。
既可以表露出大清的决心,又可以稍稍拖慢新军的速度,为撤离的人员争取一些时间。
为了不消耗大清精锐,这支队伍的主要力量是城中的一些老人还有伤兵。
因为他们对大清来说,价值已经越来越小了,为了大清的未来,首先牺牲他们是值得的。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