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房-
月日
和采月的关系或许也是因为到了“时间”,没有什么事情能依靠着拖延而结束,就算是生命也是一样,一定有伸冤者。
所以,一切都不必担心。
杨徉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总能将大学的生活安排的合理,将未来的路铺设的美好,因为人生的路上并不孤单,他心里也有确信自己会走好路、做好抉择,靠着内心的平安的信念,让杨徉舒缓了压抑和担忧的心情,他的心里大多时候都非常平和、十分感恩。
来到这所大学,虽然是自己的理想,但是学校的环境和他所想的还是不太一样。他有失望,但他决定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按照别人的轨迹去模仿,他已经厌倦了模仿。
对于他们的专业,大三、大四没什么区别,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为未来选择一个合适的计划,一个合适的方向。现在对他来说重要的是,未来人生的方向。但他也在责备自己,如果过好现在,那么未来自然会到来,但是现实世界里面,人们对于未来和生活的筹谋和行为,让他也不得不随波逐流。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还不强大,所以才会被世界所左右。
就连他心里模糊的概念,“合适”的方向,他也不太确定。杨徉并不知道什么是合适,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标准,就好像我们这群人从古至今都奉为至宝的模棱两可一样。
总是说些模模糊糊的话,让你似懂非懂,你乍听之下觉得颇有道理,但仔细一想,等于没说。所以,杨徉不愿意读那些文章和书籍,他认为那不过是浪费生命。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有很多问题,不完美,不过他希望自己不断改善和更新。逐渐变得更好。只求能够按照他的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追求那些其他人所热衷的。所以杨徉的身上,有一种十分纯净而超然的气质。他倒是没发现这一点。
凡事,他不求最好,只求合适,所以他不是成功学的粉丝。虽然心里不明白什么才是合适,可计划又不由他制作,他只是希望生活的顺其自然,所以也不必想太多了。大概对于杨徉来说,不求最好,但求不差吧,这样身上的负担不那么重。他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也是避开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而选择了传媒,他以为那会更好,实际上也印证了他的设想。
要说,目前这个学校给杨徉的感觉,就是合适。他不喜欢太过流行和嘈杂,周围各样的现象层出不穷,无数的诱惑此起彼伏,让他觉得很烦。现在,大学好歹给人感觉是一所重视学术研究的学校,其实在学术上如何强悍到是其次。比起艺术氛围,他更想要的是知识。虽然知识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创造世界,但知识可以应用于应付这个世界,让人们可以自由行走,你不能变成一个花瓶,一个空想主义者,一定要是一个实际的人,但是是有根基的实际的人。
因为,凡是建立在幻想上的一切,就都是早晚会在瞬间崩塌。虽然从长远角度看,这个世界的繁华终有一天将会彻底的毁灭,因为那本来就是空,但未来何时到来却无人知道,我们要做的是什么,难道是在成功的牢笼里不算捆索自己吗,杨徉认为不是,他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自由的生活和自由的灵魂。
知识是这个世界行走的凭据,因为世界很复杂有时候有陷阱和圈套,所以我们才需要知识去做出基本的分辨,但杨徉依靠的是爱,爱才能带来智慧。在学校里学不到爱,在学校里有知识。但这也足够了,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这所大学对文化课要求很高,杨徉文化课是极好的。所以他以高分入学,也如愿进入了自己喜欢的编导专业。导演是一个神奇的职业,很多人无感,很多人喜欢利用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