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也是服了,柔情不行就眼泪攻势吗?她可不吃这一套。
当即就呛了回去,“娘,您卖了我好几两银子呢,这么两个月就用完了,爹的药一个月才半钱银子吧?”语气不乏揶揄。
周母顿时惊了,一想到家里那剩下来的几两银子,惊疑的左右四顾,生怕被人听去了,也没有了找周念夏茬的念头,急匆匆的就回去了。
周念夏好笑,也乐得轻松,悠悠闲闲的回去了,这战斗力不够看的,而且意图也表现的太明显了,只能说原主是心甘情愿被利用的吧。
周念夏为扎稳打的成长着,作为小姐的得力丫鬟,除了丫鬟必备的一些技能,如针线女红、灶上手艺外,很多小姐学的东西她们也要学,比如基础的琴棋书画等。
小姐已经满了6岁,杨家太太早已安排了女夫子教习,因为没有其他小姐到达年龄,周念夏这群小丫鬟便也有幸在旁旁听。
说句实在话,在杨家这段时间,仅仅身为一个三等丫鬟,周念夏都很是满意自己的生活水平,更别提是一等二等的了,也难怪市井有言“宁娶大家婢”,实在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小姐身边的丫鬟如同副小姐一般教养,比起很多小户千金都要有见识得多。
可惜周念夏已经决定终生不嫁便不会再改主意,学这些东西也就当给自己多培养个兴趣爱好,其他的则是不多想的,学习起来也就不争不抢,倒是一起的其他几个明里暗里偏要争个高下,也不怕事情闹得难看,只小姐稳坐钓鱼台,周念夏看在眼里也不多说什么。
只是,隐隐的周念夏察觉到自己愈加受到自家小姐的器重了,好几次笑言一等丫鬟云烟走后,就将她提上二等丫鬟的空缺,再次惹得同为三等丫鬟的几人暗恨不已。
其实大家小姐身边的丫鬟安排都是有计较的,像现在的一等丫鬟,都是自小照顾主子的,将来都是要嫁出去的,好一点的能在婚后当个嚒嚒,差一点的连回来的机会都没有,而年龄更为相近的二等、三等丫鬟则不一样,那没有意外的话,几乎是可以陪着主子一生的。
譬如周念夏,现在陪着小姐长大,只要言行合规,将来妥妥的跟着小姐出嫁,这也是周念夏打着不婚的最大依仗,为了主子一辈子不嫁人在古代反而是一种忠诚的体现,意在表明一心只有主子一人,尤其周念夏这种没牵没挂也不为外物吸引的人。
——————
就这样,府中的小姐丫鬟们都渐渐长大,周念夏来到府中已经有两年了,期间周母简直是不折不挠的来杨府找她,可周念夏就是不接招,每次的回应都是钱已经花光了。
偏偏周母悄悄找人打听过,都说大小姐身边的夏书是一个手脚大方的,每次发下月银来第一件事就是还钱、第二件事就是借钱花,简直没谁了。
周母顾及面子,加上家里还剩下些银子,也不敢在大户人家门口过分苛责,每次都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不过周念夏也不全做尽了,不然周母得不到好处,自己也会得一个心硬的名声,她也悠着,三次里会有一次给个一钱银子,还有两次偶尔给些吃食或者其他人那里的旧衣物,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给。
这一点小甜头吊在眼前,周母不敢跟她完全闹翻,心气也不顺,依旧想着法儿来捞钱,不是哭诉孩子他爹的病,就是哭诉几个弟妹的苦难,周念夏都一一堵了回去:“再难能有我这个卖身为奴的人更惨吗?有的话,那干脆一家都卖身进来,正好一家团圆了。”
这句话吓的周母连续两个月没敢来,生怕周念夏去杨家人面前说话抢了自己一家为奴为婢去,其实逼良为娼哪有那么容易啊。
直到第三个月,估摸着惦记可能有的银子,方才壮着胆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