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一章
实,徐忠民作为大队干部,已经看了镇上新下来的文件,为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要求各村,各生产队实行田产包干,责任到户。

    这个政策着实让人兴奋,但这么弄生产队就名存实亡了。

    村书记徐家辉走访了好几个村,都还没敢轻举妄动,所以村里其他人暂时都还不知道。

    徐桂芳也点点头,她之所以敢叫徐红利去镇上卖烧饼,也是因为前世印象中,最迟明年,大镇上,县上,包括他们村里,会有做各种生意的贩子,卖什么的都有,卖什么都十分自由,根本没人管了,供应制也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最最重要的,是明年开始,农村开始实行包干到户了,凤仪村将会迎来百年不遇的大丰收。

    刘凤仙放下心来,喜滋滋的将钱数了好几遍。

    徐忠民那天受到的感触太大,回到家后琢磨过了,徐红利带走的那些面,只怕用不了几天,所以这烧饼的买卖要继续干下去,就得继续收粮食。

    但现在谁家的细粮都不太多,肯拿出来卖的更不多,而且这么收粮食,怕村子里有人说三道四的,他干脆出了村。

    在凤仪村的往东七八里地,还有一个和凤仪村差不多大小的村落刘家村,因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比凤仪村的经济要好些,他去的就是刘家村的村书记家。

    徐忠民跟着徐家辉去镇上开会,经常会碰到这位村书记,还算熟悉。

    刘书记的家境很好,日子过得嗷嗷的,两个儿子两个闺女都在县里上班,还有两个儿子是未成家的壮劳力。

    刘书记本人五十来岁,军人出身,身体好得很,平时都是和社员一起下地干活儿的,这么一家子挣得工分很多,还有县上的两个儿子两个闺女补贴,家里的细粮根本吃不了。

    若是没有镇上的文件,为了预防饥荒,刘书记囤的粮食再多,也不肯卖的。

    作者有话要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如无意外,每天更新时间为早上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