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七章(修改)
喜滋滋的,一天十块,那一个月岂不就是三百块?

    哎呦,比种一年庄稼挣得还多呢!难怪丈夫看不上种田呢!

    他们两口子来镇上做生意,自然就顾不上家里了,家里分的地索性狠狠心,给赵家二哥种了,当然不是白种,说好了他们帮着交公粮,秋收后还要给他们产量四分之一的小麦和玉米。

    那时候马焕巧还有点不舍的,现在想想却觉得是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儿。

    说来也是凑巧,马焕巧厨艺不太行,炒菜蒸馍馍都不在行,但因为她姥姥家早年卖过煎饼,家里有大铁鏊子,每年都习惯做很多煎饼吃,比如那高粱面,做成黑馍馍不好吃,摊成煎饼味道还不错。

    耳熏目睹,马焕巧从小也很会做饼,她做出来的葱油饼两面微黄,葱香浓郁,厚薄适中,分层明显,咬下去外酥里嫩,味道很好,竟是比徐桂芳做的还要略好些。

    徐桂芳为了激励这两口子,每天都是下午放了学来收钱,收了钱立马就把赵子涛那一份给他。源源不断的钱进了马焕巧的口袋,同样的,更多的钱也进了徐桂芳的口袋。

    徐桂芳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花钱去黑市买了成衣票,鞋票,然后便去了百货大楼为自己和徐桂香各买了一套蓝色和一套绿色的春装,

    徐忠民和刘凤仙舍不得给两个女儿置办衣服,她就挣钱自己置办,但若是想让她给他们置办,那是不用想了。

    让徐桂芳没想到的是,父母没挑她的理,她弟弟徐红强很有意见了,平时她不怎么回凤仪村,徐红强和徐桂香都上学也不怎么来镇上,但徐红强实在是很气愤,就给他二姐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徐红强用很委屈的语气控诉了她的偏心行为。

    读完弟弟的信,徐桂芳觉得很好笑,立马给他回了一封信。

    徐桂芳在信里跟徐红强讲道理,她今年十七岁,和十一岁的徐红强一样,都是未成年人,当然,即便是成年了,也没有一定帮助弟弟妹妹的义务。

    她给徐桂香买衣服,是因为徐桂香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而且袖口裤管都短了一大截,这对女孩子来说实在是太不雅观,买两套是因为要有换洗的,徐红强就不一样了,家里再紧张,刘凤仙也会给他置办一套新衣服,今年手头宽裕,从开春到现在,都置办了两套了。

    所以,一人两套衣服,有什么不公平的?

    徐红强看到二姐的回信,虽然心里还是不舒服,但二姐说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

    在这穷山村里,徐忠民和刘凤仙算是比较靠谱的父母了,干活勤快,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即便是没钱,也咬牙供孩子读书了,村子里有一个算一个,一家供四个读书娃的还真没有,当然徐红利辍学了,但那也已经供到高中了不是吗?

    对待几个孩子的态度也还算公正,不会出现别家一味优待男孩的情况,然而,也不是完全没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