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一章:善后之宜
江南。

    其弟宋太宗秉承遗志,灭北汉,结束自唐亡以来的十国乱世局面,中国局部统一。

    然而宋太宗此后两次北伐契丹,却均已失败告终,接着养虎为患坐视西夏崛起,大宋全无“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的豪气,北宋在对外军事上几无亮色,多是污点,留下一个“怂朝”的梗。

    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宋朝终于迎来一个不想再当“怂包”的皇帝——宋神宗。

    二十岁继位的宋神宗对大宋的现状很不满。“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武、河西专于拓跋,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

    北方幽云十六州落在契丹手中,西北被党项人控制,交趾李氏又时常骚扰南部边境,南北西都是汉唐以来的祖宗之地,都沦丧于他人之手,宋神宗深以为耻。

    “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泱泱大国不得不卑躬屈膝,赂奉夷狄以换取边境安宁,宋神宗如何能不气呢?

    在宋神宗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江西人王韶献上《平戎策》。

    王昭提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收复河湟“以绝西夏右臂”,使“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而且河湟自古是产马的要地,大宋控制河湟,就可以保障马源,以增强武备。

    宋神宗等的就是王韶这样的人,他恢复汉唐旧疆,首先就从西北开始。

    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重用王韶,开始了自己的主动拓边之举——收复河湟。王韶先是招抚了青唐地区唃厮啰政权中最大的吐蕃部落俞龙珂部落,使其“率所属十二万口内附”,一些小部落也相继归附,此举使大宋疆土拓展了一千二百里。

    熙宁五年至六年(公元1072-1073年),王韶两次出兵,击败吐蕃、羌人,收复了熙州、河州、洮州、岷州、宕州、叠州,史称“熙河之役”。深入河西,山高路远,尤其是熙宁六年,宋军远征一千八百多里,行军五十四天,困难重重,大军历经艰辛。

    “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

    熙河之役的胜利,拓边两千余里,它不单是自宋结束十国割据局面后80多年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是北宋在开拓上的唯一亮色,成功地在西夏的后方打入一根铁钉。

    熙河之役更是一扫北宋朝廷长期存在的因循苟安、安逸懈怠的政治氛围,极大振奋了人心,为宋神宗的进一步改革打了一针强心剂。

    往上说,熙河之役收复河湟六州,重新打通丝绸之路,更是重新恢复了安史之乱前由中原王朝长期控制这一地区的局面。

    宋神宗实现了恢复汉唐旧疆的第一步,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无数沟通河西走廊的先贤。

    也正是历史老师,才让沈幼轩打心底里特别爱戴这一有骨气的皇帝。

    庙号为“神宗”,虽然历史老师说神宗这个庙号不算好,但是沈幼轩认为,神字包含肩比神灵的意思,当然,这只是沈幼轩个人的想法。

    关于宋神宗,史书上有太多的遗憾无法弥补,这位千古的帝王,也在38岁时抱憾而终。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大宋的名臣良相——司马光

    比如一代名臣司马光,他认为熙河六州是“夏国旧日之境”,应当归还西夏。

    王韶等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河湟地区在这些保守派的眼中竟然不是祖宗之地,不是汉唐旧疆,要“还”给西夏。

    好在一批有识之士和部分将领坚决反对,不过即使这样,司马光最终还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