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39章 年轻人,真可怕
    打破笔墨约束……r/>

    r/>

    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反正高铭彻底傻了眼。作为艺术生,他自然清楚,就算是国画大师创作,也要受到笔墨的约束,一些意象很难表现出来。r/>

    r/>

    可是白叶的笔力,却打破了笔墨的约束,岂不是说他比国画大师还厉害?这不可能吧……r/>

    r/>

    对于高铭的质疑,高博却不再解释了。r/>

    r/>

    因为他很清楚,有时候一些东西,哪怕他再怎么解释,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r/>

    r/>

    如果哪一天,高铭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也意味着他的技法,肯定有长足的进步。r/>

    r/>

    对此,高博心中期待,这也算是他对于儿子的一种期望吧。r/>

    r/>

    “老师,你觉得怎么样?”r/>

    r/>

    在同一时刻,虞宅之中,虞蒿的学生,在观看了视频之后,也第一时间上门,聆听虞蒿的看法。r/>

    r/>

    “连皴带擦,确实是新技法。”r/>

    r/>

    虞蒿有些惊讶、意外。他很清楚,在山水画的发展中,皴法的出现,就是山水画走向成熟的标志。r/>

    r/>

    从隋唐以前山水画中所表现的“空勾无皴”到五代时期山水画的“皴染俱备”,皴法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成为与中国山水画同步发展的重要标志。r/>

    r/>

    五代、两宋是山水画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皴法定型和发展的顶峰时期。从荆浩的“斧劈皴”、董源的“披麻皴”,到范宽的“雨点皴”、郭熙的“卷云皴”、李唐的“斧劈皴”、“马牙皴”,马远和夏圭的“大斧劈皴”。r/>

    r/>

    再到元代又出现了王蒙的“解索皴”、倪瓒的“折带皴”等。一代代名家的皴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创造。r/>

    r/>

    明代之后,尽管也是名家辈出的局面,但是皴法也基本定型了,哪怕再有一些变化、创新,也不足以形成流派。r/>

    r/>

    可以说,在皴这个技法上,前人先贤也算是研究透彻,后人不管怎么琢磨、研究,也很难突然前人的限定。r/>

    r/>

    就犹如唐诗、宋词,就算后人的诗、词,再怎么精妙,也难以打破唐人、宋人的藩篱。r/>

    r/>

    这也算是时代的悲哀。r/>

    r/>

    皴法也一样,现在的画家,不指望打破前人的桎梏,只是希望对前人的皴法,进行综合的发挥、利用,以形成自己的风格。r/>

    r/&gt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