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帝听后点头道:“晋阳确实在有些方面像你,但有得地方却又和你不一样。你做事喜欢三思而行,谨慎小心,晋阳做事却喜欢大刀阔斧,不过你们两个都喜欢阳谋这一点倒是真的。”
“晋阳就是比少年时期的你也多了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心性。”天正帝点评道:“不过,她在朝政上的把控却十分精准,这一点和你这些年的教导脱不了关系吧。”
陆若华听到这话,心中一惊,但还是据实答道:“臣既然受太子所托教导公主,就必然竭尽所能,不浪费公主的天资。”
“是太子的主意还是你的主意?”天正帝看似随意地道。
陆若华心中却不敢怠慢,天正帝这是在问她教授晋阳公主朝政之事是谁的主意,这个问题回答地若稍有不慎,不仅对她不好,还会牵连太子。
陆若华深吸一口气道:“晋阳公主跟臣学习的时候还是个稚童,臣见她天资聪慧,便爱才心切悉心培养,后来臣发现公主对朝政上颇有天赋,于是便和公主讲起朝政来。”
“臣之所以这般教导公主,是因为臣当年跟随师父学习的时候,师父也是如此教导臣的。朝政,农事,工事这些对臣都不避讳,所以臣才有了今日立足于朝堂的根本。臣不知道公主未来如何,但是臣知道多学一些总是不会错的。”陆若华答道。
天正帝看陆若华没有提起太子,便明白了陆若华的意思,这事太子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而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再者,这些年随着博喻书院的兴起,这天下女子读书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我大燕风气开放,学子畅所欲言,这些女子也开始和学子一样关心朝政,关心百姓,如此,不正是盛世之象吗?”
天正帝听了陆若华的话,眉头紧皱,看着文章上的话,可谓是句句对他心思,沉默了许久,对着陆若华道:“罢了,你说得也对,晋阳在政事上却有几分天资,朕也不想浪费了晋阳的才华,明日便让其跟随在太子身后,入朝听政吧。”
“臣替公主谢陛下隆恩。”陆若华压下心中的大喜,对着天正帝谢恩。这一纸文章达成的效果,比她原本预期地还要多。她原本只想着让天正帝看到晋阳的文章后,能对晋阳刮目相看,认为晋阳有足够的才学,是可以培养之人,她原本想着只是先改变天正帝对晋阳的态度,以后再图谋入朝之事,却没有想到后者今日就达成了。她如何能不喜?
晋阳入了朝,她所图谋之事便卖出了一大步。
“对了,有一事朕忘了给你说,六部中各部接需要广纳贤才,这明算等学课还是要开的,此事不比科举重大,又是你提出来的,上次明算等科的应试也是你主持的,这次就还是交给你。”天正帝想起这些日子自己的思索答道。
“是,臣领旨。”陆若华应道。明算等科目的应试已经举行了几次了,在大燕学子中也逐渐有了反响,很多在科举上没有天赋的学子,也开始转学明算等科目。百姓和工匠的地位也逐渐有了提升,这个效果虽然不是突飞猛进,但是也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善。
之后,陆若华又和天正帝商讨了几句,便退了下去。
离开勤政殿后,陆若华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后宫。她除了是当朝宰辅,更是晋王妃,很早之前太后和皇后就给了她可无召出入后宫的权力。
陆若华先去了太后的寝宫,太后年纪已大,但是精神尚好,也不糊涂,太后如今已经有了七十岁的高龄,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长寿之人。但是在一个平均年龄都有七十二岁的时代,陆若华觉得这个年纪
还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