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平身边还有一方小桌,上头放着几个盒盖陶瓷桶,与那人说“这有辣椒油,客官用些吗?”
秦国有个品种的辣椒,现代叫秦椒,当时人也很喜欢。
那个客官便捧着碗过来,董伯平给他打开盖子,上头一层浅红透亮的油脂,下面是红色的碎辣椒干,闻着微辣,颇为刺激食欲。客官能吃辣,挖了一小勺到碗里,搅得上头飘了一层辣油,他坐下,不一会儿就吃得热汗淋漓,看上去舒爽极了。
来往经过的人,闻着香味,看坐在里头的人吃着来劲也过来坐下吃了。
不一会儿这个小摊子十来张小桌子就坐满了人。
董伯平数着手里的钱,都不用到晚上,不算那几本书,他今天就能回本。
想从这本书来挖出个一二三四的不止是董伯平一个,咸阳城里开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摊子,还有些挑担子卖卤味的。
但不是人人都像董伯平一样有钱,许多人买书是联合自己的亲戚朋友去买,或者联合里长去买,再分别学了来做买卖。
这一本书成功引起了一波创业热。
董伯平动作快,做得好,算是抢占了先机,比别人发财攒下客户,没多久他就决定盘下个店面做生意。
这些店铺在普通民众里非常叫好。
陆娇娇的店则比较综合,她食谱里写的东西,绝大多数是卖的。
在这儿聚餐请客办宴会是个很体面的事儿,一些有点钱的人,也喜欢平常来打个牙祭。
譬如赵高,他最喜欢来这些新开起来的铺子吃饭,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这里的厨子都是宫里调教出来的。
别的店里根本比不上。
最近朝堂上来了个叫姚贾的,办两分的事儿能说出十分功劳,赵高看不上这人夸夸其谈,又必须得和他争宠,只得拼命在秦王面前刷存在感。
家僮拿来这些书本,他就转头就拿给秦王看,说“这些书在太后的书坊卖,市井中人许多都按照上头的食谱做了菜品买卖。”
所有的贵人都有些相同点,霸道,他们不允许别人和自己穿一样的衣服,用一样的车架,不然为何衣裳人马还分出个三六九等?
秦王翻了翻手上的书册,目光在那些生动形象的图上稍微流连,说道“太后开的店生意怎么样?”
赵高!
他刚才故意没说这茬就是怕秦王让那些店关门,现在却不得不如实说“日日宾客盈门,座无虚席。”
他撂下手里的菜谱,“你说这菜谱是教人做菜的,寡人看更像是勾人去吃菜的。”
“普通人的手艺比不过店里厨子,人们吃过他们的饭菜岂不是更要去店里?”
的确,自打这菜谱出来,手里不差钱的都会买几本,厨子不识字,肯让厨子去读书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家便是家里认字的自己照着上面的做,手艺不够,味道总是差些,也没耐心天天捣鼓,最后还不是要去店里吃?
而且上面言辞有趣,有字有画,光看着就像是尝到了味道一样,还有些人专门买来看。
普通人拿来学艺也只做个几样菜而已,什么时候有钱了也得去店里消费一回。
他隔三差五的要去店里吃一顿,还在那花费不少钱包了张桌子,总见着宾客如云,想着不知哪天人会变少,现在这么一看,店里的人是不可能变少的,也许再过个一两年太后就要开分店了。
赵高在原地算着里头的门道,着实大开眼界,心里对这门生意经佩服不已。
秦王翻到菜谱书的最后,叩叩桌面,把赵高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