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谢氏的想法,问道:“她是不是觉得花费太大了?”
杜锦宁点点头;“她没说,应该是。”
这些年,许成源时常画些画,写些话本来卖,赚几个钱。但他读书的资质本就不是很好,想要跟上杜锦宁他们的步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杜锦宁、齐慕远多得多。他在杜锦宁的劝说下,倒是能分清主次,不敢腾出太多时间在画画和写话本上。所以赚的钱着实不多,只能够自己买些笔墨纸砚。
谢氏到了府城后仍没歇着,雇了几个人帮着做豆干、茶叶蛋,除了提供给杜锦宁的几个茶馆,同时也在府城各坊区销售,生意不错,倒也赚一些钱。
杜方菲用嫁妆收益买了个婆子帮着做家务并带孩子,她自己便空出时间来刺绣。但孩子太小,牵扯了她一部分精力,再加上又一次怀孕,陈氏和杜锦宁都不许她太过操心,所以她在刺绣上赚的钱也不多。
许家的开销来源主要还是在谢氏的生意上。
而他们一家住的是杜锦宁送给杜方菲的嫁妆宅子,三人赚的钱除了吃用,再供许成源读书,倒也有些剩余。不过这一去京城,光是盘缠就是一大笔钱,去了京城还得租房子,许成源在京城里找书院念书又要交一大笔钱。偏谢氏的生意到了那边要重新开始,一时半会儿拓展不了销路,家里就只出不进,这两年存下的钱怕是支撑不了多少时间。
大概是想着这些,谢氏才犹豫着不愿意进京。
陈氏和杜锦宁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自然知道谢氏的顾虑与难处。
“我说了他们的盘缠我可以出,到那边如果钱不够,我也可以出租房子的钱。可亲家母却不好意思要,毕竟她家也不是缺钱,只是舍不得而已。”杜锦宁道。
说实在的,杜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有庄越在,再加上各处茶园的收入,杜锦宁现在已经算是很有钱了。方少华家不用说,那是不缺钱的;原先一穷二白的鲁小北也成了个暴发户。只有许家,虽说日子比原先好很多,但终是差大家一截。
杜方菲的嫁妆庄子虽每年有收益,但许家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在杜锦宁的授意下,杜方菲也没拿出来做家用,用她的嫁妆银子养许家一大家子人,只逢年过节给家里人做新衣裳或是过生日时买些礼物,算是她的一份心意。许家母子也没觊觎她手里的钱,所以日子过得就不那么富裕。不过吃穿是不愁的,在一般老百姓眼里日子也算过得殷实了。
杜锦宁把谢氏和许成源的心性与为人看在眼里,倒是愿意再给他们想个赚钱的路子。但杜方菲不是做生意的料,许成源分身乏术,谢氏倒是精明能干,一来年纪大了,二来见识终是有限,做点小生意还可以。想要再支一个大摊子,估计就得把她累垮,压力也大。所以杜锦宁就没敢提这事,生怕谢氏逞强把自己累垮了。
于是许家的情况就一直这么维持了下来。
陈氏听了有些发愁:“那如果她真不愿意去,怎么办?你大姐肯定也不会去的。毕竟你大姐夫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