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赵寻的糊涂生活》正文 第3章 3. 第三个高人
    我今天要去看望的冯老师,是我遇到的第三个高人。

    但其实高人不高人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想说的是我跟这个和蔼博学的老先生是有缘分的,嗯,是的,除了缘分,没法解释为什么不属于这个学校的我,会被他收入门下,成为理工大学第三光电实验室的一员,其实我在实验室里做的唯一的工作就是整理,因为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我都不会,在他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我就去整理实验室,划定物品区域,将实验室的物资分类,从测试仪器到工具,甚至螺丝钉,都按照规格放在特定位置,这就是我每天都做的事情,我尽量每天都来,曾经有一次我回老家待了一个月,最后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人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实验室,我回去才知道原因,东西全乱了,大家找东西就要花费很多时间,擅长总结的吴喆说,有的人,他在的时候大家不觉着,一旦他不在,大家就立即感受到不同,用他的话说,我就是这样的人,实验室里的黄子南爱好历史,那段时间他正在看一本历史人物传记,名字叫和珅传,他总说,赵寻就是实验室的和珅,久而久之,我就有了个外号,赵小和,有时我真的觉着我跟他们几乎一样了,别的不说,我跟他们一样,每个月都能从冯老师那儿得到600块钱的补助金,根据冯老师拟定的标准,根据我的年龄,我被划入本科生的群体,如果一旦我到了研究生的年龄,我将自动升级为研究生的补助水平。

    对于高人这个词汇,我也没有准确的定义,那么什么是高人,我个人认为,凡是能看到事物本质并能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的人就是高人,这绝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历史上,曾国藩的幕府人才云集,据说有的人宁愿放弃科考也要进入曾氏幕府,不论这是不是真的,但是至少在当时,那里绝对是一个高大上的地方,曾氏幕府中就有位仁兄,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帮曾国藩抄奏折,清朝有规定,所有的奏折都要用蝇头小楷字体来抄写,这位仁兄就是擅长用这种字体写字,一般人一天也就能写8000字,他一天能写12000字,他不但写得快,还没有错误,这还不算,这位大哥每天完成任务后还能陪曾国藩下棋,就因为他这个本领,曾国藩每个月给他30两银子的酬劳,这在当时绝对算高薪,厉害吧,但我觉着曾国藩更厉害,为什么?好多人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都说启用人才要不拘一格,要给人才足够高的待遇,但事实上呢,很少有人能像曾国藩一样善待人才,因为说归说,即便真的遇到人才,他们也不见得真舍得付出太多,心疼啊!你如果告诉他,只要有了人才,你就拥有了一切,没用,就像王守仁说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知行合一,是因为在他们那儿,知和行中间,还隔着一样儿东西,名字叫私欲,就如同我们都知道要好好学习,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放弃玩乐,这就是人,简单,又不简单。

    我不知道冯老师有没有读过曾国藩的传记,但他的做事风格颇有曾国藩的作风,他每天早晨5点钟之前到实验室,先是听20分钟的英语新闻,再写20分钟硬笔书法,再摆弄一会儿办公区的植物,松松土,浇浇水,剪剪枯叶,然后去食堂吃早饭,吃完早饭回到实验室,悠闲地泡上一杯咖啡,站在实验室外的大落地窗边,一边欣赏外面的街景一边品尝咖啡,喝完咖啡,就把喝咖啡那会儿规划好的工作计划写在纸上,然后就开始全天的工作,除非跟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否则从不闲聊,即使旁边有人争论问题也不例外,除了午休,他不是在办公区,要不就在实验室忙碌,下午5点,准时收工,这个作息习惯他近乎偏执地坚持了30年,你以为结束了吗,晚上回家还有呢,吃完晚饭,他会在家里的书房看书,范围极为广泛,八点半准时休息,这就是他的生活,简单,充实。

    我跟冯老师的相识还是在大概是2年前吧,冯老师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