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三条石》正文 第二十五章
的询问所有的伙计,然后在衙门口和四面的城门口都贴了告示,上面写着抓捕纵火偷窃重大要犯王长庚的海捕文书。

    秦和清重新选择在铁厂街与河北大街的交界处盖了一间铺面,店面扩大,所生产的铁器也逐渐增多,在铺面的后面就是厂房,前店后厂,干起活来方便,也便于管理,

    几家亲戚挨着秦和清各自开了门面,主要生产大小铁锅,和各种农用工具,都是一些犁、铧、锄、镐之类的。

    此后,不断又有交河老乡驻留此地,开店做买卖,在此设烘炉,打锯条、锯钮、枣核钉、铁锚,制作砧子、榔头、车锏、药碾子等等。

    又招了许多工匠们到来,有些工匠具备很高的技术,天津机械局解散的时候,很多人都留在了铁厂街。后来技术提高,发展到打螺丝、铆钉、机器零件或刃子活。

    店铺是越聚越多,从三叉河口开始,一直往西到河北大街,南北两侧尽是翻砂铸造和铁器加工铺面。每天从早晨一直到傍晚,击打声不断。

    街面上到处堆积着翻砂用的黄砂,煤炭。空气污浊,漫天粉尘,人来熙攘。

    客栈里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商人,货物最远销到了南洋的各个国家。这条从三叉河口通往河北大街的土道由原来的默默无闻,一下子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铁厂街”,当时在天津也算是一景。

    历史上称这一时段为“同治中兴”,应该归功于全国上下掀起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先后在天津开办了几家在当时可称为技术先进的工厂,人员的流动对铁厂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北大关在老天津卫可是赫赫有名,自打明朝起,朝廷就在老城里北门外的河边上设了一个关卡,所有从南运河进入的船只,一律在关卡兑换明钞。因为漕运发达,受到朝廷的重视,一再的扩大关口,所以就叫做“大关”。

    北门外自打有了关口后,民众们自发的聚集在北门脸儿一带,无形中成了天津卫最热闹的地方。藉北大关顺着城墙往东就是针市街、估衣街,估衣街北边就是侯家后,那时还没有“鸟市”,侯家后就是天津民俗娱乐最集中的地方。

    秦和清迁移厂子全是因为看到河北大街的兴起。

    北大关口的河面上有一个摆渡,是用一条条船连接起来,在船面上铺上木板,就是一座浮桥。因钞关从河西务移此,又称钞关浮桥。

    河上来了过往的船只,浮桥可以分开,让船只通过,然后又和并在一块,又是一座桥。行人可以来往,甚至小一点的车辆也可以过通。

    从北运河码头上来的货物,可以直接的运送到北大关在集市上交易,非常便利。因此而出现了“钞关桥上人如鹜,商船打鼓马头住”胜景。

    许多商人都看上了这条路线,于是从北大关到北码头就形成了一条繁荣的商业街,由于这条街在南运河的北面,所以就叫了河北大街,因为有了这条由北码头直接通往天津城的繁华大道,不仅使估衣街有了货源和客源,而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在长不及半里的河北大街两旁分布着100多家商号,如耳朵眼儿刘记炸糕铺、天一坊餐厅、保和堂中药堂、聚通钟表行等。经营土产、绳麻,各种铁器的商铺不下十几家。

    这里自晨至昏,车水马龙,人来熙往。尤其入夜后,那更是灯火通明,叫卖声不断,直至午夜才收市。如此繁华景象在当时的北方城市中首屈一指。

    谢福音借着油灯的亮儿,端详着剑鞘的外观,那剑鞘外面的蒙皮是用牛皮做的,为了增加强度,外面的沿口用银器雕琢的装饰围着,剑鞘的上口用块绿玉镶嵌,剑铋也是绿玉做的。

    谢福音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也

-->>(第10/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