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虽为道,却并无主义观念,也并无组织与结构,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存体。人本有善,存善,花花世界一枯荣则利益于其中。如此,善中便成了恶之源,善分为真善与伪善:然真善又有大中小之辨,伪善亦有其划分,但毫无差毫。善恶有道,却又源于同宗,现实给予善恶世俗之意,却又超脱于平凡,尘归尘,土归土。善恶并非无道,而存于心中魔障。行使小善不弱于大善,然高尚于小恶之道,其间关系错综复杂,不能真正通晓其意。
人的一生并没有存在灵魂中善与恶的具体定义,都是在现实的尔虞我诈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外在思想与人根据世界观个人观结合体的一种对事物评价的观念。这种观念源于本身的升华处,又需要被人缔造,否则将永远在无底的深渊飘落,以至于毫无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其深刻的定义,但并不是理解,有理解即使是一种虚妄的感悟而已,并不能感受到具体的内涵,因其抽象意义让人难以理解,欲裂焚身是我认为对它最好的解释。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既想追求美好的善良,又想在历史的洪流中淡然逝去,善与恶的中心是思想。站在思想的原点俯瞰着八方路,灵魂则幻化着辐射的红与黑,不甘于平庸,又欲陷于平庸,缠绕的思绪久久不能看破。
最为强大的不是现实的对与错,而是自己对于现实的感悟。我们不惧怕前方的一切,但是总会畏惧未来,因此便是对于前方的畏惧,这正是我们心中仅存的善,所我们能大悟,便是大善之善。错,并非是恶;对,又非是善。小恶行小善之道便是善,小善驱小恶便善恶同源。善不行,无恶,亦是善;恶小做,存善,依为恶。
淡然身外之物,飘然于大千,悠悠然失于天地,忘我之境,天即为地,地即为天。仰视无我之天地,难辨其容,心不存大道,可创大道。此而,忘我之境,罔顾所有,才能真正感悟天地之道,才晓善恶。天地攘括所有,善恶包容天地,善恶无绝对,无对错。有异,则可辨,尊心而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微看,善在于心灵,恶源于灵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