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红楼大文豪》正文 第二十三章 国朝百年
强悍的大越军,太祖皇帝由此成为大越军的领袖。

    公元1647年,大越军占据了福建、广东、江西、浙江。

    公元1648年,大越军大败清军于全州,几乎收复湖南全境。

    公元1649年,大越军的势力逐步壮大,已经占据了福建、广东、江西、浙江、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开始计划在南方建立新的政权对抗北方的鞑子。

    公元1650年,大越军大败清军于应天府,攻占了整个南京,太祖皇帝在应天府登基,国号大越,并赐封那十二支反清势力领袖为四王八公。四王分别是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八公分别是宁国公、荣国公、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

    公元1651年,所向披靡的大越军渡过长江,开始收复北方的华夏土地。

    公元1652年,大越军收复湖北、河南、山东,出击四川,克复川南。

    公元1653年,大越军攻占陕西、山西。

    公元1654年,大越军进军京师,进逼应天府,清军撤出关外。由此,大越军收复了被鞑子占领的华夏土地,再次把鞑子赶出了山海关。定鼎中原后,太祖皇帝还都北方,将顺天府设为京都。

    公元1655年,太祖皇帝越过长城,亲征辽东的清国,身负重伤。此后,大越朝不再征讨清国,只是修复巩固长城,将鞑子拦截在长城之外,永不得入关。

    公元1662年,太祖皇帝驾崩,先皇登基继位。

    公元1678年,早年被清国降服的蒙古诸部发生了分裂,其中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宣布脱离清国,在西北部建立了准噶尔汗国,进而攻占东蒙古的喀尔喀部,统治了整个蒙古诸部。

    公元1690年,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三万鞑子军自库楞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大越朝的京师。先皇亲率大越军应敌,击退鞑子军。

    公元1695年,先皇再次亲征准噶尔,大败鞑子军,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蒙古诸部再次分裂为准噶尔部和喀尔喀部。

    公元1697年,先皇三征准噶尔,噶尔丹走投无路,服毒自杀。喀尔喀部向清国求救,再次归顺清国。正当先皇准备继续征讨喀尔喀部,进而一举灭了清国的时候,谁料,大越军的许多将士因为不习惯北方的严寒气候,都接二连三地感染了风寒。鞑子军趁机反攻,大越军只好再次退守长城。

    公元1723年,先皇驾崩,太上皇登基继位。

    公元1735年,太上皇退位,当今登基继位。

    当今继位以来十九年过去了,史凡算了算,眼下正是公元1754年,前朝大明灭亡已经一百一十年了,按大越朝在南京应天府建立算起,已经过去了一百零四年,按大越朝收复京师定鼎中原来算,刚好整整一百年。

    通过这些历史大事件,史凡发现,这一百多年来,虽然表面上关内关外相安无事,互不侵犯,但实际上却是频频发生局部大规模的战斗。

    在大越朝定鼎中原之后,史凡的曾祖父保龄候史公就曾追随太祖皇帝出关讨伐过清国。而史凡的祖父从小就是在战场中长大的,也曾受先皇之命,多次领兵前往长城戍守北方的国门,抵挡了鞑子的多次进犯。

    这是他们史家曾经拥有的光荣和辉煌,然而此时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史凡想从这部《国朝编年史》中找到史家落败的原因,然而翻遍了整部书,却不见任何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