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帮我看一个病人。”
“什么情况?”
“病人腹胀、腹痛两天,伴恶心、呕吐一天。”
“就是刚才那个吐得急诊满是味儿的?”
“对,就是他。”
“你考虑什么?”
“肠梗阻。”
“走希若,跟我一起看看。”
“等等。”赵欣用手在嘴上比划了一下。
“哦,戴口罩。”
其实,许多时候,即使戴上了口罩,也并无卵用。不过就是心理安慰罢了。
“您好,您这次来医院,是因为肚子疼,还是因为恶心、吐?”
“哎呦,大夫,肚子胀的厉害,还老是吐,疼也是胀疼。”
“哦,躺平了,腿屈曲。”
“胃型?”患者躺平后,只见中上腹呈现出一个水球般的隆起。
我拿出听诊器,放在腹部体表处,同时快速的按压患者中上腹部,只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
“振水音?”
老实说,类似于胃肠型,振水音这类体征,我也只是在书上见到过,现实中还是头一回。因此,我也不能十分确定。
有时候,患者总习惯把医生想象成对疾病无所不知;其实,许多时候,医生的临床学习是从工作后才真正开始的。
“片子我看下。”
“腹部有气液平。”
“您以前都得过什么病?”
“我平时没什么毛病,身体好着呢。”
“您血压怎样?”
“血压稍高点。”
“血糖高吗?”
“血糖,吃药控制就挺好。”
“您有没有胃溃疡或别的什么症状?”
“胃溃疡?没听说。不过,我平时老是反酸、烧心,大夫还给我开过好多治胃病的药。”
“行,我了解了。”许多病人都很忌讳说自己身体不好,但其实,在家就是个药罐子。
“多年的溃疡病,呕吐粪臭味,胃型和振水音,再加上腹平片巨大的胃泡,希若,你怎么想?”
希若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我,十分肯定的说:“是幽门梗阻。”
“那梗阻的原因是溃疡?还是肿瘤呢?”
“胃壁粘膜水肿和瘢痕挛缩得很厉害,根本看不清。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溃疡。”
“辛苦你了。”
“赵大夫,病人不是肠梗阻,而是长期胃溃疡导致的幽门梗阻。不过,具体情况,还要等胃镜结果,我建议先收消化科。”
“好,我这就联系消化,谢谢。”
“记得追踪胃镜结果,如是肿瘤,就再请普外科会诊。”
由于希若是下夜班,所以,待了不久,便回去补觉了。
这时,调取监控的那群“迷彩服们”恰好回来。
“大夫,您说一个人向后倒,有可能把脚崴骨折吗?而且还是断端向下的?”陶子的父亲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嘛!”当着病人面,我可不会引火烧身。
“大夫,之前的那位女医生呢?”
“女医生?哦,你说她呀!下班了。”我此时方才意识到,原来,之前那个男孩和陶子父亲的话,都是出自希若之口。我不禁对希若的“眼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