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野味童年》正文 第五章 雪野狩猎 第二十节 有朋自远方来
下,也很快完成了洒水造冰的任务,回到了堡垒内。大家做成一圈,围着火塘烤火取暖。

    老王和于子这次出来收获也不少,他们除了猎获了些斑翅鹌鹑、野兔、野鸡,还猎获了一头野牛。不过这头野牛不是纯野性的自然野牛,估计是哪家牧民在放牧的时候,这头顽劣的牦牛自己走丢了。后来主人找不到也就放弃了,命大的牦牛没有被野狼给逮着,依旧像个流浪汉一样独行窜跑在草地和树林间。猎狗来福首先发现了野牛,冲着它汪汪直叫。老王发现是头半纯野性的牦牛后,没有浪费一枪一炮,轻松的将牛活捉了。老王让于子在一条便道上铺了几盘乱麻绳和几个网兜,激怒牦牛,让牦牛沿着铺了绳结网子的道冲撞过来,结果野牦牛很惨,自己绊倒了自己。老王上前在牛鼻子中穿了一根绳子,略施了点小计,乖乖滴就把牛给牵着走了。

    牦牛是一种及其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草食性反刍的家畜。尽管这头牦牛走丢后生活在自然界中,但是它还没有完全野化,很多习性很像家养牦牛。牦牛能充分利用高寒草地牧草资源,对其生态环境条件具有极强适应性,耐粗、耐劳,在空气稀薄、寒冷、牧草生长期短等恶劣环境条件下能生活自如、繁衍后代。它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这也是老王他们幸运逮着牦牛的绝佳地理要素。全世界现有牦牛近1600万头,在中国就有1500余万头,是世界上拥有牦牛数量和品种类群最多的国家。

    逮着牦牛能不高兴?你看看于子那咧着的像皮鞋口一样的嘴就知道他心里有多甜。牦牛是藏民的依赖,汉人接触的较少,猎获这么一头活生生的大牦牛,在当地也快值一万块钱了,所以他们乐的合不拢嘴。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藏族人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腹地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草原牧民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

    前几日,老王和于子骑着马带着猎狗来福从冰沟台子出发,一路穿过黄马圈窝和黄石头沟来到棺材沟,牦牛就是在靠近棺材沟的地方发现的。人们听到“棺材沟”这个地名的时候都有些发憷,认为来到了坟地与死亡沾上了边缘,其实子午须有,完全是一种讹诈。这个地名是根据山势得名而来的,因这个地方两山夹着的沟壑非常像当地人做的棺材,所以形象地叫做“棺材沟”。不在那边生活人不大了解地形,也就不了解这种特有的文化。老王家乡在冰沟台子,那边的民风淳朴,人们命名喜欢这个“沟”字,因为各处是崇山峻岭,天堑沟壑。什么百沟、葫沟、北沟、羊葫子沟、葫塘沟、土砸子沟、火烧沟、吊人沟、柳沟、石景沟、大西岔子沟、吊吊坡沟、南沟、石沟、磨刀石沟、火石沟、砟石沟、火石沟、黑土沟、红山子沟等,反正一堆“沟”。

    “喂,你从哪里来的?”

    “我沟里来的。”

    “哪个沟的?”

    “就那个塔塔的那个沟里滴”

    当地人见面打招呼,问的也好,回答的也好,指指方向,就能大概地说出了村的名字来,一如老王的风趣幽默,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五九听说各种各样的沟,来了兴趣,缠着老王问这问那。

    “王爷爷,你们家叫冰沟台子,是不是那边常年都可以滑冰玩?”

    “孩子,有机会你去了看看就知道,那边估计跟你们村也差不多,都是几个土山包围成的一个村落。说是叫冰沟台子,除了冬天雪下的大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