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神佛的棋局》正文 第二十五章用心良苦众望所归
    如何让金蝉子不露声色、名正言顺成为取经人之事,观音在开始之前是做过思量的。

    我们看一下金蝉子转世之身陈玄奘履历:

    金山寺法明座下修持佛法,师从名师,自幼修持,佛学渊博,在东土之境佛门之内据有一席之地。

    出身名门,状元之后,宰相之家,经历曲折,身世传奇,神秘色彩更容易让世人口口相传,名声在外。

    重要的是,身份使然,更容易接近皇家内苑,入帝王之眼,若有佛事,首选人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键时刻再有人助推一把,必然水到渠成。

    观音很满意,计划严丝合缝,而且正如期上演。

    唐太宗返阳后,兴佛法、建寺院,欲开水陆大会,招高僧妙演佛法,超度亡魂。

    太史丞傅奕上疏言无佛,奏曰:“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

    李世民看过,朝堂之上掷付群臣议之。

    时有宰相萧瑀,见太宗有心向佛,奈何傅奕出言阻拦,太宗素有“纳谏”贤名,不便驳斥,心里早有计较,上前说:“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傅奕不服,言佛背亲出家,教人不孝。

    萧瑀合掌曰:“地狱正是为不孝者所设,当真不孝者地狱自有刑罚。”

    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意见一致:“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

    李世民一语定乾坤:“言之合理。再有非议者,问罪。”

    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萧瑀送人情于玄奘,一是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德行高,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仙音佛号,无一不会,众人心服;二是其外祖父殷开山为当朝一路总管,父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根源好,主持法会,于情于理,不二人选。

    李世民一听是陈光蕊之儿玄奘,早有耳闻,当即便准。

    如果不是之前安排周密,哪能如此登台顺利?

    长安水陆大会,金蝉子转世之身玄奘已登坛**。

    现在就差这最后的助推了。

    观音计划妥当,安排惠岸行者携佛宝出行。

    化身疥癞模样,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却将袈裟捧在手中,艳艳生光。

    但有问价者,开口便说“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无数人望而却步。

    举止怪异,手捧至宝,漫天要价,事情很快便传遍长安。

    萧瑀凑巧遇到,当街问价。

    菩萨道:“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萧瑀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瑀道:“何为好?何为不好?”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

    好像是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