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那年,初中毕业,钱明正以全市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起了中专。他本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市一中的老师都来动员他读高中,说以他的成绩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看到多病的老父亲,年迈的母亲以及哥嫂辛劳的身影,他不忍心再拖累他们,毅然地选择了上中专,那年月一个农村孩子能上中专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中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市上最偏远的一个乡政府——茅坡乡,距离市区有四十多公里,非常贫穷落后。茅坡乡名副其实的茅草坡,是早年乱砍滥伐后留下来的荒山坡,全乡三十多个村子,近两万人,全都居住在这四万多亩荒凉的茅坡上。除山沟边少许的水田,全是旱地,只能种耐旱的土豆、红薯、玉米,即使那少量的水田,也得靠天吃饭,而且产量极低,这里的自然环境就造成它是全市最贫穷的乡镇。每届乡领导也想了很多方法,包括发展养殖、办厂等,还给村民提供无息贷款,但也未能改变全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乡领导都是望而兴叹,无功而返。
明正到乡里工作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也有自己理想和抱负,他就不信那么广阔的一片土地,会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生财之道。第一年,他就每天下乡,走访村民,翻遍全乡的大山小沟,周末就到市里的图书馆翻阅资料,到农科所拜访专家。一年多下来,真还让他琢磨出点道道,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这天早上刚一上班,明正来到黎乡长的办公室。黎乡长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身板结实,精力充沛,富有创新和实干精神,对乡里也算是呕心沥血。刚到任的时候,他就大力发展养殖,看到是山区就想到养山羊,无息贷款给一些大胆的村民,办起了养殖场。结果茅坡上草地少,村民又不善管理,山羊就祸害庄稼,闹得村民常到乡里告状,甚至打架斗殴,无奈就没有再大力推广养殖。后来他又学着其他地区办乡镇企业,建了一个小规模的冶炼厂,由于原材料运途较远,缺少技术骨干,又不善经营管理,不到两年就偃旗息鼓,关门大吉,真是一腔热血报国无门。
明正一进办公室,黎乡长就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他向乡长详细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并拿出一份计划书,给乡长认真仔细地讲解。黎乡长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中等个子,清瘦的身材有些单薄,消瘦的脸颊有些青黑(那是常年下乡村晒黑的),面庞却很刚毅,眼神坚定而睿智。听着他的汇报和讲解,黎乡长心中不禁感叹,年轻人的思想真的太大胆、太新奇,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但他又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思想的敏锐、意识的超前、计划的详尽,真可谓有志不在年高,少年出英雄啊。
当明正讲完的时候,黎乡长被年轻人的热血感染了,也显得有些兴奋和激动,非常高兴地说:“好的,明正,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非常不错,计划书也很详细,但你的想法太大胆了,实施起来有一定困难。但是改革嘛,就是要敢想敢做,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值得的,可你这个计划一旦实施,如果不成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