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晓途》正文 第七篇 往事(一)
发表意见,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不表态的、甚或有嫉妒鄙夷的。赞成和嫉妒的自不必说,反对的认为照此计划,全乡的所有土地就要改变以前的用途,而且见效要几年过后,要是失败,谁来负责。

    黎乡长见分歧太大,意见无法统一,他慢慢地站起来,望着大家,非常坚定地说:“我们都要抛开个人成见,不要因为钱明正同志年轻,就否定他的心血,只要计划是好的,只要有利于乡民,我们就该去尝试。当然了,改革嘛,肯定都有风险,但他的这个计划书是非常详实的,也是请教了相关专家,成功几率很高,要是成功了,整个茅坡乡就会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不要因为有点风险,我们就畏手畏脚,不敢改革,不敢创新,不要让老百姓再骂我们毫无作为了。现在开始表决,只要有三分之二的人赞同,我们就着手实施。”

    黎乡长说的情绪激动,情真意切,说完后他率先举起了手,莫书记和两个副乡长也举起了手,紧接着与会者纷纷举起了手,但还是有三人没有举手,明正激动的差点流出了眼泪。黎乡长瞟了没有举手的三人一眼,庄重地说:“本次钱明正同志计划书的讨论会议,茅坡乡全体乡干部二十七人到会,表决结果,二十四人赞同,三人反对,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同意,计划可以实施。经过我跟莫书记和两位副乡长的研究,为了慎重起见,我们成立一个调研小组,小组成员六人,瞿诚副乡长任组长,钱明正同志任副组长。调研时间是三个月,现在是十月中旬,明年一月中旬完成调研,经过论证确实可行,明年开春就正式实施。”

    钱明正的计划书到底是什么?还得详细地说说。一年多前,刚到茅坡乡的这个毛头小伙子还不到二十岁,有些青涩,但却满腔热血。他被茅坡乡的贫穷惊呆了,绵延近十公里的山坡,全是赭黄色的黏土地,绵延起伏,一波又一弯,紧靠背后高大连绵的青山。曾经还能偷伐些木材卖,现今再也不能了,村民的日子就越过越穷苦。大多数村民住的都是黏土夯实起来的茅草屋,只有少数的青瓦房,有很多孩子常年打着光脚丫上学,衣服比那十袋长老的百衲衣也好不到哪里。有的家里不让女孩子读书,很多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背上背着弟弟,手里牵着弟妹,在山坡上放牛、割草、拾柴火,望着让人心酸流泪。全乡年均收入还不足百元,可想贫穷到何种程度。

    第一年,明正就常常一个人翻山越岭,穿村过沟,挨家挨户走访,渴了捧一捧清澈香甜的山泉水,饿了吃自代的馒头。走遍了全乡,他发现乡里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有几棵高大的樱桃树,到了三月间,满树鲜红的樱桃,晶莹剔透,饱满红润,惹人垂涎欲滴。樱桃素有“百果之先”的美誉,也***果第一枝”,是一年里最先成熟的水果,香甜可口,入口即化,含丰富的维生素,不断口感好,营养价值极高。老乡吃不了,会采摘一些到集市去卖,价格也不错,但树高不易采摘,按亩产来算,产量极低,作为经济作物是不划算的。就这样,茅坡乡的樱桃在宁月市也是很出名的,每年三月,城里的很多市民都会到这里品尝购买,在宁月市的所有县市里那可是首屈一指的,但并未形成产业气候,都很零散。另外,在山沟边的水田边,有的老农会种上一小块烟叶,叶宽而厚实,供自己抽,也偶尔拿一点到集市去卖,换两个零用钱,价格也很好。

    明正见此情形,心中也就有了盘算,很早他就见有的报刊杂志上说,省外有樱桃基地,几千上万亩,不只是经济果树,还办农家乐,搞旅游产业,村民都很富裕。他想这些茅坡地一定非常适合种植樱桃树,要是全乡四万亩的茅坡都种上樱桃,那是多么宏伟壮观啊。再加上山沟的水田种烟草,也是一个不错的经济作物。想着他都无比激动,憧憬着那美好的画面,但他知道,不能这样莽撞、草率地提出来,为了说服乡领导,他必须要有一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