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官代表天子赐晋侯姬仇黑黍酒一卣、红弓一张、红箭百支、黑弓一张、黑箭百支、马四匹,加上再次确认的汾河谷地,不可谓不丰厚。然而更夸张的是,姬宜臼居然作文一篇,歌颂起晋侯来。
“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这篇颂文十分肉麻。尤其是“汝克绍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这句,大肆夸赞晋侯救天子于危难,说他会合诸侯勤王比文武二王还牛逼。不知情的人听了,还以为从头到尾都没郑伯什么事儿呢!
晋侯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推脱道:“王上封赏,臣千恩万谢。只是这头功应该……”
“您休要妄自菲薄。”姬宜臼知道他想说什么,直接打断,“手刃乱臣贼子姬余臣,这不是头功是什么?”
晋侯一听,虽觉不妥,也只好作罢。毕竟杀姬余臣确实是姬宜臼夺得大位的直接原因,不太好反驳。
接下来,礼官又宣布封赏卫侯。卫使本来以为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一时慌了手脚,连滚带爬地趴到中间,连青铜酒器都碰倒了几个。
礼官宣读卫侯的赏赐,起初没什么特别,末了居然补赐了“圣周召”之位。按照勤王盟约,周召确实需要天子加冕,这是掘突仿照西欧中世纪教皇加冕皇帝的做法设计的。但是,盟约也明确首任周召无需任命。姬宜臼这么做,显然是故意“多此一举”。联想到之前两家还矛盾重重,此时的修好之举颇有深意。
到了这儿,大家都以为郑伯的封赏要留到压轴了。结果姬宜臼又“不走寻常路”,开始封赏掘突。通常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要么在前,要么在后。因此,这样的安排一出,天子打压郑伯的小算盘已经很明显了。
掘突的实物封赏倒是十分丰厚,除了晋侯拿的那些翻一倍,还加了一套青铜礼器和几百个奴隶。同时顺水推舟把虢郐二君贬斥了一番,算是承认了郑国从他们手中抢来的土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下,众人当即就窃窃私语起来,不少人明显是为郑伯鸣不平。要知道,这赏的东西虽然规格高,却没一样是干货。相当于狂发奖状不给奖金。晋侯气不过,首先站了出来:“王上,从动议勤王,到制衡卫侯,包括杀携拥立,哪一个不是靠郑伯的谋划?恕臣直言,这封赏配不上他的功劳!”
“晋侯言重了。”申侯作为天子的同谋,出来帮腔道,“酒肉弓马,郑伯所受最多。天子赐礼器,更是无上荣耀。怎么能说配不上呢!”
掘突对封赏本身并不十分在意。上下五千年,功高震主被猜忌的事儿数不胜数。周朝毕竟还早,经验积累有限,姬宜臼的做法相比后世很多皇帝还算温柔的。况且,他后面还打算借王室的平台进行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不想让天子觉得他是个威胁。
于是,掘突故意放低身段道:“王上是天下诸侯的共主,为您做这些都是分内之事。这些封赏已是郑国立国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连臣那战功赫赫的君父都不曾享有。臣实在是受之有愧,更遑论非议。请王上念臣孝心,收回礼器之赏。”
“可是,先桓公却没有再造周室……”。
“晋侯的好意寡人心领了。”掘突打断他说,“在大忠和大孝的问题上,寡人实在不敢苟同。”
这一来一去,显得郑伯更加高风亮节,搞得姬宜臼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见众人交口称赞,生怕陷入被动,赶紧换了口风:“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