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明朝大御厨》正文 第六十四章:办学校
他们,但凡捐助办学的,都会在学堂的功德碑上记下他们的名字。如此一来,那些一向被人鄙夷满身铜臭的商贾,也觉得自己一下子就朝着儒雅斯文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学校的校舍还没盖好,日照卫的告示栏上就贴出了告示,名为《日照卫学条例》,内容比较简单:第一条,所有年满7岁的儿童,不论男女,双亲必须送其入学;第二条,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平时在学校住宿,衣食住行全部免费,但是每月可以回家一天;第三条,如果隐匿瞒报的,除以罚银十两。

    这个条例一出,日照百姓议论纷纷。

    “这世道还真变了,见过官府催租,逼着父母卖儿卖女的。”

    “还没见过逼着父母送娃进学堂的,这不送娃进学堂还犯法!!”

    “夏大人也是好心,让娃识几个字总比和我们一样当睁眼瞎强!”

    “识字又怎得?还不是回来种地?识得字,能种到地下去啊?”

    “那可未必!你看那些工匠,他们赚的就比我们多一些!”

    “比力气,比勤快,我也不必他们差!”

    “是啊,可干手艺活不光比力气、比勤快。我听说他们干活都要依着图样做。那图样上有图有字有符号,你可看得明白?”

    “那~~倒是看不明白~~”

    “那不就是了,所以说,还是识字好~~别瞎白活了,赶紧送娃进学堂,将来肯定比你我两个泥腿子老爹强!”

    “对送娃进学堂!”

    夏远的学堂将孩子分作两部分,年纪较小的孩子们就从开蒙识字开始,随后教授一些传统的礼、射、书、数。十多岁时就教一些农技知识,一些商业管理知识,甚至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神学,并且还要有一些军事的训练。18岁开始,就正式就要将他们进行分科,文科主要学习商业、农业管理。武科分为军事技术和军事管理。军事技术主要培养军工人才,军事管理则只要培养基层军官。

    眼下的日照卫学,只是一个雏形。夏远打算在未来条件成熟的时候,设立专门的商业、农业、军事院校,为国家培养实用的新型人才。眼下,日照卫学培养的学生都要归自己使用

    几乎就在同时,日照卫第一所公立医馆也落成开张了。他直接归日照卫指挥使府管辖,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费由日照卫拨款,同时也接受社会捐助。哪位士绅、掌柜在这家医馆里捐了钱,医馆便会敲锣打鼓、拉着横幅致谢。医馆坐堂郎中都是从各地请来的,虽然不一定都是名医,但也绝对不会是走江湖的赤脚医生。这家医馆除了为日照卫的百姓解决日常疾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新生婴儿进行天花接种,谓之“种痘”。

    几乎与此同时,日照卫第一家养老院也开始建造,名叫乐天院,专门收养一些贫苦无依的孤老,每月发给口粮和布匹,过年过节都会有人看望慰问,让他们能安享晚年,其乐融融。和日照卫学堂一样,乐天院也接受私人捐助。这种古代养老院,又被称为“福田”,向福田捐款,就等于是在为自己的家族和子孙积德,一时间商贾富户纷纷慷慨解囊。

    中国敬老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人们就讲“老有加惠”,即国君对老年人的赏赐是特给的,并不要求他有什麼功劳。

    明朝政府,也专门有收养孤老地法律,《明律户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洪武十九年规定,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每年给予六石米;建文元年改为三石米,令亲戚代养,无亲可投的入养济院。天顺元年开办大兴、宛平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