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圣域春秋》正文 第二十八章:北齐道中论百家
降的一串“哈哈哈”的狂笑,吓得他们赶紧滚开。是真的滚开。不滚开不行啊,地面上已经出现一个下陷三尺的巨大圆坑。坑内就是喜欢从天而降的老饕。公孙玄和元昊坐起来,看着圆坑里面的老饕,两个和人和老饕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山贼可以打杀,公孙玄和元昊就学着其他江湖人士到各个小门小派投递名帖。结果因为他们两人在江湖中没有一点名声,那些小门小派根本不鸟他们。有一次公孙玄气不过,直接点名道姓要挑战一个小宗师,却被人家的宗门打得落荒而逃。不是对方太厉害,而是双拳难敌四手,人家一窝蜂涌上来,他打又不是不打又不是。最可笑的是,被公孙玄指名道姓的那个小宗师压根就没露面。至于那些成名的大门大派,他们连山门都进不去!

    元昊和公孙玄算是摸清楚了江湖套路,人家看重的就是一个名。有名气的出门相迎,没名气的一边待着!

    “公孙兄,你说咱们要是和老饕那样,干出那独战一海潮的壮举,这江湖上咱们是不是也有一席之地了啊?”

    “出息,你们听见吗,一路下来多少人在谈老饕当日之事。多少江湖人物奔东溟月牙湾而去。都把月牙湾那儿当做武林圣地了。咱们要是有老饕那能耐,出门肯定不愁没人夹道欢迎。不过这事咱们不能轻易和别人说。江湖叵测,说不定有那心怀不轨的就惦记上老饕。最后倒霉的说不定就是咱们。”

    元昊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过的就不无聊了。既然那些小门小派不乐意和他们比试,他们也懒得理会这些小门小派。反正到圣都之前路还长着呢,不愁找不到人打架。他们将找人打架改为瞻仰圣迹了。从澧县出发,后面经过的城镇中都有圣人遗迹。像儒圣当年弘道的杏坛,道家圣人一气化三清飞升之所,兵家圣人大败师兄的烈阳坡、释门圣人割肉饲鹰之地,一路上都可经过,于是两人和瘦马走走停停,把这些先贤遗迹看了一个遍。兴许是年代太久远了,除了儒家圣人弘道的杏坛如今依旧香火鼎盛,儒家弟子每日清理,其他遗迹都已经不负昔日光景。

    这也和这几家的道有关。

    儒家的道蕴含人道、天道,讲求天人合一。重礼法、宣仁义、求本心,历来为各个王朝所尊崇,因而儒家的香火从未断绝。道家的道求得是一个道法自然,主张无为与顺从。从天道、从时节、从善如流。道家无欲无求,故而虽有圣人遗迹在此,除了一座庙宇外,不见道门子弟如何宣扬。兵家从来都是以杀伐论英雄的,兵家圣人地位崇高,是因为他撰写兵书十三篇,钦定计谋三十六。后世兵家子弟,兵法谋略都从这十三篇、三十六计中推演而出。兵圣一生没有亲手杀害过一人,但因他而死的人。数千年来何止亿万。再说释门,求得是往生极乐,求得是来生。释门圣人的足迹遍布圣域,圣迹也不止这一处,释门弟子从不刻意的追求朝圣,遇上圣迹了,就拜上一拜。刻意执着反倒着相了。

    这些话公孙玄曾听自己二伯说过。如今在这些圣迹遗迹面前,也算是得到印证。

    期间元昊也说了许多这些先贤的话题。他说他先生就说天下风云大势历来由兵家做面子功夫,侵略厮杀都是兵家的事。庙堂之上却是儒家和杂家争辉之地。不过杂家和儒家相比,少了些堂堂正气,因而一直遭受世人白眼。道家和释门虽说发源于同一地,然而骨子里却互相瞧不起。幸好道家和释门的老祖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不然说不定谁就成谁的后生,一下子就比人低一头了。佛道之争在他们二人生前倒还好,死了之后便愈演愈烈,如今更是势同水火。至于其他诸子百家,名家好搬弄唇-舌,无事生非。除了嘴皮子够溜,几千年来除了名家的老祖宗,没见几个人物。农家最好,最踏实。天底下每一个耕种的农民都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