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山上树木茂密,狼虫虎豹很多。
他们一边用弓箭扎枪驱逐野兽开路前进,一边互相呼喊在林中采集各种果实。
他们往返周转好多峰峦沟壑,最后找到了华盖老人。
那是个鹤发童颜的一百多岁的老人,非常健谈。
听说黄帝到来,不胜荣幸之至,把长期观察到的日、月、金、木、水、火、土星的七政和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并说到它们和人们生活,以及植物生长的关系。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插话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让随去的大臣苍颉将重要的都记下来。华盖老人非常高兴,黄帝也非常满意,再三拜谢,下山而去。
黄帝回到有熊国都,立刻安排制订历法的事,让羲和占日,让常羲占月,让叟区占星气,让大挠作甲子以干支记日,让容成综六律而制订历法。
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再分十二个月,再分二十四节气。
这样,根据四季、气温、降雨和物候的变化,进行作物种植,发展农业生产,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在中岳嵩山南麓有座刀削似的高山,名叫当阳山,山腰有三个突兀的大石,远远望去,好像天上掉下的陨石,人们都把它叫“二郎石”或“支锅石”。山下是一片白茫茫的黄沙,就像烤焦的赤土,当地人都叫它“大沙漠”。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
唐尧晚年数次到登封箕山拜访许由,许由因不愿接受禅让而颍水洗耳。
箕山、颍水、洗耳泉、饮牛坑、许由冢等文化遗存在诠释着许由高风亮节的同时,也彰显着尧帝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德。
后来帝尧巡狩阳城,并以百岁之高龄驾崩于嵩山脚下的登封阳城。
他把生命交付给了嵩山,嵩山也成了禅让美德的丰碑。
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
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
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
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舜帝在嵩山地区也留下了很多传说,受后母虐待而种麻籽、到登封负黍城经商、到嵩山访贤大禹,其事迹感人之深。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
大禹曾经以登封作为治水中心。
大禹身为崇伯鲧之子,他父亲的封地在嵩山,他根在嵩山,成长在嵩山,家居在嵩山,建都在嵩山。
在洪水肆虐、人民漂泊的时刻,他告别了刚刚结婚四天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治水大业。
十三年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以一副对联来概括他治水的经过:“十三年在外治平江河淮济,三次过家门虚度辛壬癸甲。”
启母石、汉三阙、王城岗正是大禹在嵩山治水、建都的明证。
少室山中有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
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迹传教。
由于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这里首传禅宗,后来禅宗发展成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
所以,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
禅宗祖师达摩在确立了“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的修道禅法。
嵩山少林寺作为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在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