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少雨的气候对北方的沙土地来说,干旱就显得尤其严重:一有风吹,地面上的沙土就漫天飞扬;大大小小的水塘,水位明显下降,河流甚至可以看见裸露的河床;虽然连接黄河闸口有1条人工河渠,但由于年代已久,沙土的沉淀,使得河床与地面的高度相差无几,即使开闸放水,水也会向四处扩散,灌溉不了远处的农田。</p>
人畜生存离不开水、地里的庄稼离不开水。</p>
为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地方政府采用了多种节水措施,拨出专款抗旱,想方设法打井、挖沟引流,最大限度地利用附近水库的水来灌溉农田,但效果十分有限,抗早成了地方政府十万火急的头等大事。</p>
s城虽然靠着黄河,可要把黄河的水引到市区、引到市郊的农田,尤其是将其引到远离黄河岸边的农田,其工作量之大,等待的时间之长,都远远地超过了当地政府的承受能力。远水不救近火,怎么办?</p>
面对严重旱情,直属队首长根据当地政府的请求及野战军首长的指示,立即成立了抗旱指挥部,副参谋长亲自挂帅,派出包括防化连在内的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官兵奔赴抗旱一线。</p>
司令部作训处根据部队和地方政府规划的要求,迅速制订出了行动方案:疏通人工河床,引黄河水救急。用15天时间完成主河渠的拓宽任务,争取尽早将黄河的水引入农田,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对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影响。</p>
需要疏通的河床源头在黄河岸边,距离营区20多公里。</p>
接到命令的第2天上午,满载抗旱人员、工具、生活用具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出营区,驶入抗旱现场。</p>
防化连驻扎的营地离黄河大堤约200米距离。</p>
到达指定地域后,连长立即去抗旱指挥部报到并受领任务。</p>
指导员带着3位排长在附近勘察地形,确定扎营方案。</p>
其他人员则在原地休息。</p>
战士们放下身上的背包和生活用品,在营地周边好奇地走动。</p>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几千年来哺育着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被称做祖国的“母亲河”;今天能来到了黄河大堤上,一睹母亲河的风采,让战士们格外兴奋。</p>
大家不约而同地跑到大堤上欣赏美丽的黄河风景;喜欢凑热闹的肖吉林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拉着憨老张一起冲上了大堤。</p>
大堤高出地面8、9米,堤内河床很宽,但水位不高。</p>
“盼了多久,想了多久,今日终于见到了黄河闸口。”78年的新兵江鑫此时正站在大堤上,望着黄河发出一声感叹。</p>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赵方受其影响也大声地背诵起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p>
“不到黄河不死心,我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正的黄河!”面对黄河,魏安也大声地抒情。</p>
“你知道‘不到黄河不死心’这句话的前半句内容是什么吗?”憨老张突然问。</p>
“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