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西周王朝》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回 耕农正夫华丽转身
野人之区别,防止动乱唯亲无法镇压的根源。

    事情没那么简单,王后申第一个开刀的是一个甸邑父敫氏,他管辖十六邑四千六百多人耕农无一种植稼穑,理由是稼穑不好吃,难道这六万亩农田长出的粮食,除了上缴税收两成之外,还有八成都是留着自己吃的?不卖余粮?

    事情搞大了,难道他们私屯余粮?王后派人前去暗查。

    暗查结果,家家没有余粮,王后申觉得奇怪,他们的粮食弄到哪里去了,王后申派司稼人员在收割之际蹲点暗守查明究竟。

    两个月过后,所有耕夫按照实际税收上缴税粮,一个不少。而后,他们的余粮全部被召公按照公家粮价高出一贝币的价格全部收购去了,就连平时吃的粮食都没有留下,他们很会算账,高价卖出,低价买吃,他们很会过日子。

    王后申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厉王,厉王生气了,可是买走余粮的是召公,公爵爵位,又是以前的西方伯,取缔方伯的怨气还没平息,如果现在出面干涉此事,可能更会加深矛盾,何况朝廷没有下文规定粮食不可流通买卖?厉王顾及面子,此事作罢。

    王后申咽不下这口怨气,尽管朝廷不缺粮食,但粮食外流,就是危险信号,何况他要办这个甸邑父敫氏。

    王后申为何一定要办这个甸邑父敫氏?

    因为这个甸邑父敫氏已经第六次妖言惑众,说什么税赋太高,诸侯上缴朝廷5%贡赋,诸侯国的百姓上缴诸侯君的税率依然是井田制的助田税率,大约地11%,而王幾之地确高达20%耕田税。

    他说得事实没错,可他没有说清楚区别,而是混调事实,诸侯税赋还未改革,可诸侯国中的平民百姓必定少数,多为佃农、农奴阶级,而且平民百姓七口之家,也就最多一百亩田地,一年结余不到五万斤粮食,同样人家,而王幾正夫每年一家最少十五万斤粮食收入,出去高消费之后,一家纯利少则十万斤,六年下来,已近最少六十万斤的纯利收入,一个诸侯国的百姓如何相比?

    问题在于税率,而不在耕地面积的多少,这就是甸邑父敫氏的言论的基本点,你说他错了吗?没有。没错他就只口不提田地的多少问题,继续宣扬田地税率问题。

    能够担任一个甸邑父敫氏的人,相当于一个男爵的职位,管方圆六十里的耕地面积,也是正处以上级别官员。很奇怪的是这个甸邑父敫氏,不是大司徒手下,而是太宰荣夷公手下。甸邑父敫氏手下有六百七十人,管六万三千亩田地,原来他是管王宫的耕田,难怪王后申插手此事,一千五百万斤粮食外流,王后申如何能让,尽管到外面市场上花同样的钱能够买到同样多的粮食,但这是性质不同的问题。

    甸邑父敫氏明显从中捞了好处,还在宣传对朝廷不利的言论,王后申决定深查此人。

    问题来了,这位甸邑父敫氏原来是召公儿子召季子的岳父的弟弟。原来是有关系网络的,原来不是乡人党,王后申搞错了。但王后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王宫后院,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带有危险性不一心的裙带关系。这是都县县政下大夫柞伯安排的裙带关系。

    王后申给上士甸邑父敫氏定罪,第一,妖言惑众罪,第二,不纳余粮罪,第三贪污罪。三个罪名上报司寇良父处,司寇良父审阅后将罪名材料退回王后申,说罪名不成立,第一,他的言辞属实,第二,不纳余粮无罪,第三贪污罪没有根据,经查,此人清白廉政。

    王后不信他无罪,隐罪群体,怎会无罪,王后相信自己的直觉,王后下懿旨,令内小臣直接查办此事,不管他隐藏的多深,都要刨根问底,看看他到底何种人。王后似乎要证明什么。

    内小臣官居上士,是王后身边的近臣,听从王后的命令,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