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东晋演义》正文 第五十二回 诛王不成刘隗惧 相机行事甘卓
到郭逸接班。</p>

    虞潭改任为宗正,贵为九卿,只负责一些杂务。司马睿这样安排,是体恤他,让他安心休息。但虞潭有心落叶归根,苦求退休,司马睿一直没答应,现在军情紧急,又重新启用。</p>

    此外,太子右卫帅周筵终于如愿以偿,被任命为冠军将军,领本部出讨沈充。司马绍将东宫的步卒都调给了周筵,只留下千余精骑,勉励周筵为国立功。</p>

    建康方面已做好了大战的准备,王敦这边也差不多了,只有甘卓还拿不定主意。</p>

    甘卓此刻正在沙羡城中,此地便是当代的武汉市。晋代的武昌城在当代的湖北省鄂州市,与现在的武昌不是一个地方,相差近百里。</p>

    甘卓的大军有精兵五万,实力强大。襄阳离沙羡太近,甘卓虽然刻意拖延,至此还是集结完毕了。至于下一步该怎么走,甘卓又犯了难,麾下将校吵成一团。</p>

    正在此时,甘卓收到了司马承的一封回信。</p>

    先前甘卓传檄天下后,曾专门派人送了封书信给谯王司马承,让他固守等待。甘卓在信中说,自己将会切断王敦的后路,然后湘州的包围可不战自解。</p>

    司马承在回信中倒起了苦水,苦求甘卓速速发兵支援,称再没有援兵赶来,城很快就要被攻破了。司马承在信中一再劝甘卓早作打算,不要狐疑犹豫,看得甘卓心里发堵。想到临湘已经危在旦夕,甘卓不免对前途产生了疑虑:若王敦如此强悍,何苦与他为敌?</p>

    甘卓本就顾虑重重,对是否跟王敦翻脸拿不定主意。看过司马承的来信后,甘卓又多了一个烦恼,开始思考是先救湘州,还是先攻武昌。甘卓饶有兴致的听麾下将校吵了几天,感觉谁说的都有几分道理,又是犹豫不决,一动不动。</p>

    正在这时,甘卓的侄子甘仰带着王敦的信,来到了沙羡。甘卓十分吃惊,他本来还有点挂念甘仰的安危,没想到王敦会主动把他放过来,一时感动不已。甘卓庆幸自己没有把事做绝,给王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否则甘仰岂不凶多吉少?</p>

    庆幸之余,甘卓打开来信,上面写道,“季思足下:先前你我共商除奸大计,忽闻变节,甚为恼怒,思虑良久,至今始悟。在下举兵,只为自家计,非天下也;足下乃社稷重臣,吾之私友,如此行事,只是不因私废公尔。然奸贼刘隗,数次设计害我一族。是可忍,孰不可忍?若不行此事,吾之宗族危矣。君此自是臣节,不相责也,若能旋军襄阳,当和好如初。</p>

    君还襄阳,则我进退有据,除奸之后,定当还镇,绝不祸害朝廷;君若进据武昌,则我无路可退,必将鱼死网破。介时为求自保,难免殃及朝廷,岂足下所乐见哉?襄阳至武昌,一日可达,我若行不义之举,足下再发兵,为时不晚也,何必此时苦苦相逼?请足下速还襄阳,观吾后效,相机行事,岂不游刃有余?”季思是甘卓的字。</p>

    王敦在信中重申了起兵的目的,只是诛杀刘隗,并做了自我检讨,意识到自己只是为了家族,而不是天下苍生。王敦还对甘卓起兵的行为表示理解,道出了自己的苦衷,表明已无回头路可走。</p>

    王敦接着请求甘卓退回襄阳,同时保证只诛杀刘隗,绝不殃及无辜,更不会对朝廷有二心。之后又隐隐发出威胁:若甘卓攻占武昌,他就可能“被迫”劫持朝廷。</p>

    最后王敦建议甘卓观望,等自己与朝廷了结之后,再根

-->>(第4/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