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是商汤的重要大臣,协助商汤赶走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汤去世后,其子太甲继位,伊尹成为顾命大臣。太甲继位后胡作非为,天怒人怨,伊尹将他囚禁起来,暂时替他监国,命他好好反省。三年之后,伊尹还政于太甲,太甲从此改过自新,终成一代贤君。</p>
伊尹虽无擅权的表现,但后世的权臣们,却不约而同的将他作为榜样。每当废立君王时,权臣们都喜欢以伊尹自比,将君王比作胡作非为的太甲。</p>
王敦算准了司马睿不会杀刘隗,否则何必拖到现在?王敦还知道司马睿颇好虚名,将他比作上古昏君,犹如一记耳光,足以将他的涵养扒得干干净净。</p>
几年前司马睿在宴会上以尧舜自比,周顗借着酒劲耻笑了几句,司马睿就勃然大怒,将周顗关入死牢,气消了才放出来。这回王敦直接说他是昏君,叫司马睿如何接受?</p>
果然,司马睿得表后气得七窍生烟,满脸涨红,当着群臣的面将表书撕得粉碎,坐在皇位上喘着粗气。堂下众臣一个个小心谨慎,低眉顺目,生怕此时触了龙颜。</p>
王导和刘隗也是一脸恭顺,他俩都明白,如今在司马睿心中,他俩的分量不相上下。但只要稍不留意,令司马睿略微偏向某一方,另一方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他俩在司马睿面前都表现的和和气气,暗中却都在找破绽,想将对方一击毙命。</p>
司马睿渐渐喘匀了气,厉声说道,“王敦凭恃宠灵,敢肆狂逆,将朕比作太甲,意欲幽囚。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不将此贼诛灭,难解朕心中之恨!”</p>
司马睿想了想又说道,“虽然周札态度不明,但朝廷仍有六万多大军,两倍于王敦,足以一战。既然王敦不知悔改,前来送死,那朕就成全他。朕欲亲率六军,攻灭王敦,众卿以为如何?”</p>
朝中众臣大多不知兵,在众人看来,如此众寡悬殊的情况下,朝廷获胜是板上钉钉的事,因此无人反对。司马睿也是这么想的,他早就有意借此捞些威名,眼神中充满了期待。</p>
王敦早就猜到了司马睿的心思,料定凭他这一纸表书,就能够诱朝廷出来决战。唯有王导和刘隗明白朝廷底细:朝廷临时拼凑的兵马来源复杂,可谓乌合之众;各位将校多是临时委派的士子,可谓将不知兵。王敦手下都是征战多年的老卒,将校都是从死人堆里钻出来的猛将,人数虽少却不可小觑。</p>
看司马睿势在必得的架势,仿佛只要一拥而上,就能把王敦击败了。但实际上,朝廷的兵马只能用于防守,若摆出堂堂之阵,正面抗衡,即便获胜也难免损失惨重。</p>
而且论临阵应对,朝中无人能与王敦相比。混战之中难免出现破绽,一旦被王敦抓住,突施奇兵,朝廷就很难招架,甚至全军覆没也不是没可能的。</p>
更别说王导与刘隗貌合神离,彼此都巴不得对方去死了,这仗怎么能打赢呢?</p>
王导和刘隗并排而立,你瞅我一眼、我瞥你一下,都希望对方先开口,自己再相机行事。两人都端着架子绷着脸,看谁先沉不住气,都是一言不发。</p>
见没人说话,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