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
——辛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p>
这阙词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之手,当初他作此词之时,也正是南宋政权与北方的金朝剑拔弩张,紧张对峙之时,当时南宋政权出现两种论派,鹰派主战,鸽派主和。</p>
作为鹰派代表的辛弃疾,满怀忧愤之心,写下这阙词,坚决反对再向从前一样甘辞厚币,求得与金朝的暂时和平,因此主张对北方的金朝坚决抵抗。</p>
此词上阙赞佩三国时的孙权在京口建立的丰功伟绩及南朝宋武帝刘裕率军北伐,立下的赫赫战功,表明自己要像他们榜样,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阙笔锋突转,写明自己主张对金朝用兵,并不是像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三十年那样,贸然进军,不仅失利,而且导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疯狂反扑,兵锋直抵扬州,以致一路烧杀抢掠,民不聊生。</p>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多么讽刺,多么令人发省的一问,这是词人忧国忧民的词人发自肺腑的一句自嘲,如战国时代赵国的大将廉颇一样,不为君主所遇,宏图大志不能得以伸展的万般忧愤与无可奈何。</p>
想当初,汉初的贾谊上疏为国建削藩策,言辞激愤,称其所言皆是“痛哭、流涕、长太息”者,然而汉文帝没有采纳,而只是与贾谊论及梦魇之事,贾谊遂发出“不问苍生问鬼神”之叹,最后郁郁而终。屈子沉江,梁鸿被窜,不都是与辛弃疾“廉颇老矣”一样的感慨么?</p>
因此,每次读到这句词,总会让我联想翩翩:</p>
凭谁问剑,为仁义故,仗义行侠,扶危济困,拯溺救焚;</p>
凭谁问剑,为忠义故,诛敌攘寇,拓土开疆,功成不居;</p>
凭谁问剑,为任侠故,飞檐走壁,见义勇为,快意恩仇;</p>
凭谁问剑,为仙道故,练气养生,绝迹飞行,随缘济世;</p>
……</p>
以上是说怎样问剑,及为何问剑,及问剑的价值,这将是本书的一个核心价值,即修行人怎样对待自己手中的神兵利器,才算是正途。</p>
故而,问剑之后,才是是说剑,论剑。</p>
说到说剑,又不得不提起《南华经》杂篇中那篇著名的《说剑》华章,说的是赵文王喜剑,门下剑客三千,皆是手提三尺剑,寄食于文王门下,以相互间至死方休的拼杀搏斗来取悦主上,这样往往短短一年之内就有数百人死于非命,三年来,文王乐在其中,无有悔意,而正是文王昏于国事,导致国力日衰,当时各诸侯国,相互侵吞,因此对赵国虎视眈眈,垂涎觊觎,太子非常担忧。</p>
于是便与麾下谋臣计议,想办法帮助文王从这剑术搏斗中解脱出来,众人都说庄周能够让赵文王不再喜欢剑术。太子便遣使者携千金往请庄周,庄周弗之受,乃与使者一起见太子,说明谢绝重金的原因,太子听了庄周的解释后,也比较通情达理,然而见庄周一身儒者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