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8章 、中华何处是桥山(上、2)


    “说的好,这正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议的,划疆而治一事。所谓划疆而治,是黄帝大人提出的治天下方略,他已经做到了邦国管理,族群自治。我想进一步完善它,即在族群自治的基础上,设置组织机构,实行层层管辖。一个居住地可以是不同的氏族共同居住,为一个村里(落)。里社的负责人不再是哪一个家族的族长,也不叫首领,叫里正,让大家选。除了里正,村民推荐三老,掌管教化,也协助里正主持里社的事务。里正和三老,不管哪一个姓氏都可以担任。里社之上不叫联盟,设置邑。十里为一邑,十邑为一州,十州为一都,层层级级,上至邦国。”

    小祝融赞同:“过去的部落或者联盟,不仅不适应农耕生活,也不便于统领和管辖。现在这样按照地域区划,扩大了人与人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的生存范围。”

    句芒也说:“特别分封以后,有了自己的土地,杂姓而居,自然村落,联盟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黄帝为了树立邦国核心,釜山合符时有规定,氏族之间反对结盟。但是,人们习惯了,还是这里联盟那里部落,比如若水这里不就是这样的吗?颛顼这种形式,使原来的邦国体制更加具体化,实行层层管理,一抓到底。你们不见风后大监,他老人家几乎累死了,岁岁月月都在底下跑。”

    蓐收说:“首先,我就最积极。我们几个按照你的想法,回去以后让大家选一下,我做不成里正,就去烧窑。先我们几个选一下你吧,高阳不大,你先做一个邑长,大家有没有意见?”

    几个首领都笑了:“没有意见。”

    颛顼说:“好的,就从这里开始,就从我们开始。以高阳为邑,你们都是各个村里的里正,同时还要兼着本职事务。蓐收为大邑的金正,负责陶冶;句芒为木正,负责山林事务;句龙为土正,负责土地事务;小祝融自然的就是火正。大家各负其责,全心全意的治理好若水流域。”

    几个人摩拳擦掌,一副任重道远的神态。还兴致勃勃地,蓐收叫着句龙的职称:“句龙木正,大邑以后所有人家的木件制作,都由你负责监造吧!”

    句芒叫着小祝融的新称谓:“火正,你以后不能只做自己一个村里的里正,家家户户的火石跑不了归你。”

    看大家认可,颛顼也高兴:“我们这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管理体制,一定有利于大治天下。先这么做着,看看能不能管理好,然后再上报风后和黄帝大人。”

    接着又遗憾的说:“民以食为天,五谷生长最怕的是旱和涝,最需要的又是水。我们这里北有马颊河,南有若水河,再向南是黄河,涝多于旱。防涝的核心事务是治水,我还一直没有物色到一个会治水的水正。”

    蓐收说:“倒是有一个人,玄冥。他和共工是一个妈妈生的,共工治水成功,其实就靠他。”

    “好啊,竟然有这么一个人。既然会治水,也是做大事的,三驾马车怎么没有他?”

    “他和共工有矛盾,口和心不和。一个是治水,开始两人意见一致,后来分歧很大。再一个就是我说过的,共工要各个氏族进贡,玄冥坚决反对,说这是强取豪夺。”

    “好。有会治水的,就不怕水患。”

    “不过,我去找过他,但他不肯投靠你。他反对共工,但很忠诚家族,几乎到了愚忠的程度。还说,共工治水是家族的形象,不能破坏。”

    “我要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治水。”

    史载,黄帝时代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史记》说:“一年而所居成聚(里),二年成邑,三年cd。”事实上,这一系列政体有

-->>(第6/9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