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8.成为美颜盛世的公主殿下(5)
    唐希麟自打出生就没有遭受过任何委屈, 兴安王是当今圣上最为宠信的臣弟,虽分封西北苦寒之地,却享受着皇室特有的优渥待遇,盐粮油米乃至羊毛铁矿全由王府管控, 只要按时向朝廷上贡税金即可。

    他自小便在英勇善战的父亲及军营里几位重将的指导下习武,寒冬酷夏,勤勉苦练,从未有一日懈怠, 而且六岁后父亲就为他求了名士徐渭于府中教习孔孟之道、文韬武略……这徐渭素有美名, 与朝中顾首辅的老师王洪元皆为先帝时重臣, 且门徒众多, 德高望重, 两人并称为“大梁鸿笔, 北徐南王”。

    有如此良师,兼兴安王府底蕴丰厚的藏书, 总角之年的唐希麟已经通熟四书五经, 与人言谈对答间屡有妙语, 跟师长徐渭的课业考校还被人专门记录成问答短册,流传于西北民间, 享有“兴安神童”之美誉。不过这些文人雅谈在他十二岁后便渐渐沉寂, 因为他进了军营,不是仗着世子身份闹着玩, 而是实打实的上了战场。

    要知道, 大梁军规, 年满十二可为卒,十四为正编兵,十六才能升擢为将。

    而唐希麟隐姓埋名从军三年,积累军功不计其数,许多低级将士不知其身份,却隐隐尊其为首,并且跟上级强烈推崇,甚至就连统领西北全军的兴安王也收到了耳闻,知晓名字后不由得哑然失笑——儿子化名参军,作为父亲的他本就只求平安,没想到这小子这么争气,竟然博得了军中将士的真心拥戴,看来自己是后继有人了。

    可是只有唐希麟知道,他最初不顾母妃劝阻父王担忧,执意进入军营的缘由——

    不过是为一句孩童戏语罢了。

    那年,他刚满十二,随父亲兴安王回京为太后祝寿。

    太后信佛,极为虔诚,建康寺住持及两序大众就请金光庙大师开坛传戒,为这位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庆祝寿诞。

    当时寺庙盛景,香火袅袅,只有皇室内眷才被允许跟随太后一同聆听大师念经,沐浴佛祖圣光。

    唐希麟也“有幸”位列其中。

    只是小少年在西北野惯了,对这种烟熏火燎、和尚念经的地方不耐烦得很,趁王妃不注意便偷溜出了佛堂,去别处找乐子。

    嘴里叼了根杂草,唐希麟吊儿郎当地靠着一个不知名小院的黑瓦白墙上,仰头看天空那白驹过隙,近午的阳光烈得他忍不住眯起眼,心浮气躁恰似这树上蝉鸣吱喳。

    “都说佛门净地清凉避暑,我看这烟味都快把小爷熏死了!”他心中暗自呸了一口这京城佛信徒的圣地,将嘴里苦涩的草根一吐,皱着眉往前走。

    其实建康寺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檀香轻幽缥缈,并不像他想得这般不堪。

    唐希麟此番怨念,深究起来,还是对皇太后的不爽——不知为何,明明父王跟皇上都同出一母,也就是当今太后,可是这老太婆也太区别对待了吧?他们一家回京半月有余,数次进宫想要探望太后都被拒而不见,弄得父王好生尴尬。

    倒是宫中那位小公主,虽然出生丧母,但皇帝却视若珍宝,甚至连太后也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日日礼佛都要带着小孙女跟佛祖祈福平安。

    据说那丫头生得钟灵毓秀,年纪小小便有倾城之姿……

    真是笑死个人。

    唐希麟已经是个半大小子,事情懂得不少,只觉得皇帝为了女儿的名声也是煞费苦心。

    一个髫年小儿,有什么资本敢称倾城?

    就算是金枝玉叶的皇家女儿,也不必自吹自擂到如此地步吧?

    正好到了院前窄门,小少年听见墙内传来一段对话,不禁顿住了脚步——

    “公主殿下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