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满心欢喜,换来的却是儿子的当头一盆冷水。
“关中这几年正在大力恢复生产,又支撑了平定汉中之战,汉中就更不用说了,乃是新附之地,贸然进行如此规模的工程,需要征调的民夫、花费的钱财粮草,只怕会令当地难以支撑。”刘理直截了当地说道。
“朝廷会给予大力援助。”刘备辩解道。
“最近两三年时间,朝廷在江汉、江淮、江东三地大量投入人力物力,每年耗资数十亿钱,与此同时,北疆、凉州战事不断,军费开支同样巨大,纵然之前积蓄有大量粮食钱财作为支撑,但各项开支越大,朝廷能够用来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小,还望父皇三思。”刘理仍然是寸步不让。
刘备无奈地叹了口气。
对这一对父子之间的辩论争执,张宁早已是见怪不怪,她环视一圈,见刘华等人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便一声令下,带着其余人等离开了巨大的饭桌,将这里留给刘备和刘理。
“真的不合适?”刘备仍然不甘心。
“真的不合适。”刘理正色答道。
刘理是刘备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张宁所生,身为嫡子,他的身份虽然不及刘永,但同样十分尊崇,自幼便被刘备悉心栽培。
与行事作风大胆豪爽,酷肖父亲刘备的兄长不同,刘理的相貌和性情都更像母亲,年龄越大,性情就越沉稳低调,整日沉迷于各种学问,对行伍之事和治国理政不感兴趣,活脱脱一个学者。
儿子对名利权势不感兴趣,一门心思搞学问,刘备心中既有淡淡的失落,又觉得浑身轻松,索性便由了他去,正因如此,在刘理加冠之后,他也没有按照汉朝惯例封王立国,把儿子扔到地方上去,反倒是给了个没有具体辖地的安平王,并且将刘理留在洛阳,让他去掌管朝廷财政收支的大司农府任职。
按理来说,一个王侯在九卿下属部门做事,实在是有些不合适,大司农府内部也颇为不安,可刘备的态度很坚决,刘理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时间一久,当初的反对声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可正是因为刘理从事了这么个工作,接触到了这么些数据,再加上一丝不苟的性格,让他经常跟刘备产生分歧。
“唉——”见刘理态度坚决,刘备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只要是刘理说做不到的,基本就是做不到,没什么水分的。
“改源归流,绝不是一件小事。”刘理改换了比较缓和的语气劝说起来,“按照那张子乔所言,汉水失去了重要的源头,四百年来,河道必然会收窄便浅,是这个道理吧?”
“那是必然的。”刘备点点头。
“西汉水水量充沛,也是张子乔亲口所说?”刘理继续问道。
刘备好像想起了什么,眉头皱了起来。
“在有旧河道的情况下,连接起相隔二十里的河流,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真正困难的,是如何确保下游两千多里的河道,能够承受重新增加的水量。”刘理抛出了自己真正的疑虑。
“有道理。”刘备听得连连点头,同时也心中懊恼,自己真是糊涂了,居然忘了考虑这一点。
对于一条河流来说,水量减少乃至于断流,对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很大,但并不会有很直接的危害;可要是水量急剧增多,那就很容易引发洪水泛滥,造成巨大的损失。
古汉水改流四百年,当初的河道必然会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