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川第二茬预备了四亩的秧苗,两亩糯米,两亩粳米,余下的各种两亩茨菇跟马蹄。
这次插秧,杨大川也不遮掩了,干脆全部用抛秧,左手托着秧苗,秧苗连着泥土,右手挖下一株秧苗,往面前地上丢。只见秧苗沉沉地扎在泥土上,溅起浑浊的水花,每株之间留十公分宽,不一会儿,就是一大片。
“啧,啧!这可真够快的,这抛秧没那么累不说,还快,一个人一天就能抵3个人干的活,就是不知道能不能长好?”有村民开口道。
“上一茬大川家的稻子不还丰产了吗,我家今年也打算弄个1亩地试试!”与杨大川家交好的,年轻又能当家的农民开口道。
“这种疏密不定的禾苗,不一定保证高产,大川那小子上一茬丰收说不定是用了南船北马的药水造成的,这第二茬悬哦!”经验丰富的农民开口道,他们种了一辈子的田,经验不可谓不丰富,相对于年轻小子,更依赖于自身的经验。
杨大川可管不了那么多,他也不是要大家都接受,他自家觉得不亏就行。
下好秧苗,一鼓作气,又把马蹄跟茨菇苗种好,这两样下苗就得像传统的插秧一样了,一棵一棵插,但是间距比较大,马蹄30厘米,茨菇40厘米,茨菇最好拉线插,插得整齐,后面挖时就容易分明些。这两样也不用像水稻一样插得那么密实,耗费的时间也不多,花费个两天就差不多了。
杨大川又在自家水田捣鼓东西了!这消息飞也似的在村子里传播,不过大家当时忙得脚尖打脚后跟,哪里有空去看稀奇景儿,等他们忙完,杨大川早就干完了,水田里种的不就是他在烂泥塘育的那些苗吗!
不是说不用水田的吗,咋又种上了?杨大川是不是以为他今年上半年丰收就不用操心一年的嚼用?
许村长还特意上门问。这天一早,杨大川家刚喝粥不久,许村长已经来到了他们家,芋哥儿赶忙给让进屋,问一句要不要先喝点粥,许村长摆摆手。
“许叔,您这是来...”杨大川搔搔头。
“我听说你把水田种那劳什子的茨菇马蹄了,不种水稻了?”虽然许村长不是杨大川正经的亲长,但身为村长,他也是真的关心。
和芋哥儿交好的姚哥儿还特意上门问了,他家今年夏收完几兄弟就分家,杨大川捣鼓这些东西,他跟他当家的也有几分意动,分家了自个田地能做主,他们家在家里老人的阻止下竟然坚持拿了3分地出来种马蹄,听说茨菇跟芋头味道差不多就没种。
村里也有几户人家在河边有的泥田,按照往年惯例,都是丢荒的,因为在这些田里种庄稼,有可能粮种钱都收不回来。看见杨大川用烂泥塘种这叫茨菇马蹄的东西,也跟杨大川讨了点苗过去种。
杨大川用来育茨菇苗的那两块泥塘难怪没人要,就这么几个月就有大半时间是泡在水里没过顶的,要是种稻子的话,根早都被泡烂了。杨大川间了好几次苗,这两块泥塘才不至于绝户,所以把新苗移到好的水田里后,他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在这两块田里补上茨菇苗。
忙完田里的事儿,又要操心地里的事儿。玉米早就过季了,如今都老在地里,得赶快把他们摘回家,还有种的红薯、黄豆、绿豆、棉花也相应的成熟,得收回家。收回家后,又要开始整地,补种其他东西。
杨大川忙得脚后跟打跌,9月要给茨菇取帐,追肥。取出来的茨菇帐白嫩嫩的,手臂长的一条,有些茨菇帐上还有小茨菇,粉糯粉糯的,杨大川不仅自家做菜吃,还分给村里人吃,吃不完的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