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9.第八章:设宫学
    宫女理事,在大清朝,倒也并非开天辟地头一遭。

    早在康熙朝,仍有女官制度,只不过康熙帝规范了后宫品级,便取缔了女官制,自此女官负责的一应事项,都交由太监和内务府官员掌管。也不过几十年,哪怕是要重拾女官制,也不费什么功夫,更何况皇后只是想要抬举一个宫女,别说让尔晴任“女官”,就是要收养她当“格格”,只要皇后高兴,乾隆也不介意认个女儿。

    这若是换了个别的皇帝,听闻自己的后妃跟自己要内务府的办学权限,就该怀疑老婆是不是想要越俎代庖。但是乾隆与富察皇后是少年夫妻,彼此了解,又有皇后从钟粹宫找来的外援纯妃在一旁字斟句酌,推波助澜,乾隆自是无可无不可地同意。只不过在同意之后,他提出要召见尔晴:“朕是想考校一番,皇后抬举的这位贴身宫女,到底有何等才能,才让皇后宁可改弦更张,也要开这个口。”

    那尔晴到底有何等才能呢?

    四书五经不通,人生百态不识,跪在乾隆膝下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普普通通的姿色,普普通通的见识,普普通通的恭谨,普通得让乾隆有些失望。

    御前应对几句,乾隆便让她退下。金口玉言不能反悔,乾隆派了内务总管太监吴公公和经验丰富的张嬷嬷从旁协助,心思十分明了:如若这喜塔腊尔晴平平无奇,无法统御收服两位宫人,有这两位在侧,也不至于搞砸差事,让皇后失望。但是这宫学,就等于是两位宫人主办,尔晴不过挂了个皇后的名头,代皇后跑腿。

    若是她有那么些手段,能收服两位宫人,那让她主事,不失稳妥,两位宫人经验丰富,人脉广众,也能协助尔晴将事情处理得更好。这一手进可攻退可守,乾隆对自己的机智很满意。

    尔晴恭恭敬敬地后退,抬眼与皇后担忧犹疑的目光相对,她微微一笑,低头躬身退出养心殿,站在殿前檐下,抬头仰望这紫禁城,井底的蓝天。

    宫学之事,百废待兴。这件差事,说得好听点,是皇后娘娘体恤宫人,想要宫女读书习字,有所裨益,说得难听点,就是皇帝想要讨好久病难愈的皇后,让老婆开心,否则也不会让一个宫女领头去做,而是让宗室来操持用心。

    这对乾隆而言,只是一件讨老婆开心的小事,对后宫的女人们而言,却是一件大事。

    办一所宫里的学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是选址,后宫女子不可接触外男,其次是师资,还是原先的那个问题,女先生太少,外男不可入后宫,再次是规矩,这宫里的规矩,是宫女不许随意串门子,若是去了某宫习字,那又如何守得了这条规矩?至于学什么,资金,倒不是需要考量的要紧问题。

    “既然如此,何不化整为零?”面对两位“助手”的咄咄逼人,尔晴悠然自得,倒不是她装模作样,只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正经办事的怕不要脸的,尔晴一介宫女,没什么脸让她好丢,她身上的挂着的是皇后的脸,若是丢了,有谁敢捡去,就由她去吧。“现六宫之中,每宫有宫人至少二十,掌各项衣食住行,若集中上课,主子们就不用过日子了,光看着宫女们一天到晚读书习字便罢了。”尔晴倚在自己常用的椅上老神在在,“所以,与其让我们操心宫女们的教习,不如,让各宫自个儿操心。”

    “尔晴姑娘的意思是?”

    “先让内务府对外招女先生,再在六宫寻些念过书的太监,集中起来,寻翰林院要些老翰林,在内务府调%教月余,向皇后请命封为蒙师,分派各宫,先教各宫宫女认字读书,背下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再视情况,安排进学。”

    张嬷嬷不以为然:“各宫如何能让宫女有暇习字读书?或许尔晴姑娘在皇后娘娘身边,日子过得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