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修般若………却感觉不到半分压力。
准确的说,她并不在意这些佛者目光聚集在一身的压力,甚至她还毫不客气的做了一个佛门后辈见前辈的佛礼,接着开口问道:
“贪嗔痴三者皆为欲,起于所思。执而生妄,而后生恐,生怖,生憎,生怨——如此方成三毒,且贩夫走卒、红男绿女、黄发垂髫,乃至于飞鸟走兽、花叶草木一呼一吸之内,一动一静之外,有情者、有欲者、有忧怖者、有憎恶者,皆为众生——欲而生众,绝其三毒,意绝其欲,其所思,如此,又何而为众?”
这是在反驳对方的观点了。
贪嗔痴,贪,是指执著于内心喜好的外物。嗔,是指执著于内心厌恶的外相。痴,是指不明事理的实相。三者并称为三毒。
而贪嗔痴——在三修般若的观点里,都属于欲.望的一种,而欲.望的来源起源于思考,会思考就会有欲.望,而欲.望过重就成了执着,执着一深,也就是成了贪嗔痴。
好了,问题来了,佛说众生,众生其实就是可以思考和不能思考的‘活物’。草木之类的先忽略掉,可对于能思考的活物——无论是什么种族,思考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需求,就极有可能对一件或者多见事情执着——最终成为贪嗔痴。
也就是说,三修般若观点是:从这个方面理解,众生都是潜在的拥有三毒的对象,想要断绝贪嗔痴三毒,就是断绝掉欲.望,以及他们诞生欲.望的思考能力——可断了之后,这些‘生灵’还是‘生灵’吗?这样的情况,你怎么斩尽除?
来来来——不就是辩论嘛,谁怕谁?
三修般若一口气把自己的观点说完,而说完反驳的观点。三修般若紧接着依据这个理论,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且,若佛者执念于此,又岂非不为已生贪嗔痴三毒?岂非佛者度魔已成嗔?”
嗯,三修般若将问题抛到价值观上来了。
虽然贪嗔痴三者的简单解释已有,可在这么多久的扩展下,贪嗔痴的含义也越来越广泛——外五欲染爱名贪,贪是又指了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仅贪就这这么多含义,更不要提还有嗔和痴,若只是执着入妄,还能反驳三修般若的观点,可当贪嗔痴引入的含义越多,反驳就越发的艰难——
因为佛者执着于度人,也成了贪嗔痴。
而三修般若的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却已经是完全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修般若回答的时候,已经完全将剩下的退路全部堵死。
因为这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只能问,不可答。
佛教经典中有佛祖拈花一笑,道教中也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修道上的确有这种说法,毕竟对于自己‘道’的领悟已经进入了一种独特的状态,没法用语言解释——可同时,这两句话还有另一种意思:
有些话,不能说。
举个粟子,众生平等。
现在理解的众生平等是人的生命,尊严等等全是平等的,和西方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差不多,可众生平等最早的意思却是果报意义,一切有情众生都在三世六道中轮回的意思,因为它的出处是:
《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所谓六道轮回: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
反正和后世的含义虽然不是完全相反,也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为什么要说这个‘众生平等’佛教词汇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