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蓦地,他幽深的眸子一顿,若有所思道,“公达,你方才说陛下令你不必上朝?”
“正是。”荀攸闭了闭眼,用指尖捏着眉间,有些发愁,“这也是攸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若我所料不错,陛下其实已经给出了解释。”荀彧抬起眼睫,幽潭一般的眸子里,慢慢漾起轻浅的笑意。“公达,你看,这每行中的第三个字。”
他起身,缓步走向书房角落处。
芝兰玉树一般的青年,挽起宽大的袍袖,在鎏金云纹的博山炉中添上了熏香。举止之间,从容自若,风姿潇肃,恰似凝聚了汉朝百年间沉淀的优雅。
炉腹内香料燃起,白雾般的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令人仿若置身仙境。
“每行中的第三字?”
荀攸再一次仔细探究道,“垂、莲、听、正……”继而大惊失色,“垂帘听政?是哪个太后?”
“应是董太后。”
荀彧焚了香,缭绕的烟气中,依然可见凝重的眉眼,“陛下用这种方式来传信,可见处境颇为不妙。何进在先帝柩前抢立了陛下,董太后自是不满。你我皆知,她想立皇子协。”
他略一沉思,“陛下如今势弱,董太后明日必会垂帘听政,或立皇子协为王,或封董氏外戚高官。而何进骄奢喜功,在抢立了陛下之后,明日定不会上朝。那么,作为何进一方的公达你,又为陛下单独召见,自会成为众矢之的。因此,陛下才令你不必上朝,避开锋芒。”
“原来如此,叔父说得是。”荀攸恍然大悟,叹道,“幸而叔父看出陛下深意,否则攸自会乱了阵脚,辜负陛下的一片苦心。”
“以我所见,陛下深意远不止如此。”
荀彧复又坐下,幽幽叹道,“公达注意到陛下用的玺吗?玺印为‘皇帝行宝’。那是天子发布诏令、册封诸侯王所用的皇帝行玺。陛下想要传递的消息应是,会派荀家人外驻,荀氏一族应提前做好准备了。自从先帝废史立牧,天下已隐隐有大乱之兆,又逢党锢之祸,外戚宦官之乱。陛下此举,是选中了我荀氏一族,作为匡扶汉室最后的打算。公达以为呢?”
“攸亦赞同叔父所言。”
荀攸颔首,目中感动,“陛下召见攸一次,尚且如此谨小慎微。攸此后,怕是轻易见不到陛下了。陛下以此妙计传递消息,真是深谋远虑,智计过人。此乃我大汉之幸也!”
“如此,公达这几日且告病,依陛下吩咐行事吧。”
荀彧垂眼沉思,左手挽起宽大的袖子,右手拿起墨条,在砚中不急不缓地研墨。“我且与六叔和大兄分别致信,商议颍川荀氏一族搬迁准备事宜。”
此时,书房中小声谈话的两人都没注意,房梁上一只乌黑发亮的鹩哥正看着他们,眼神亮晶晶。
“嘎!原来我家小珩珩这般聪明!”鹩哥歪着头,黑豆一般的小眼睛直冒星星,“荀美人更是聪明!解谜能力一流!人美心更慧!嘎!他身上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