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因为过分的高亢,都隐约有些尖锐起来,且还有气势汹汹的锦衣卫随之而来,刹那间,原本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为从江西归来的贾政接风洗尘宴鸦雀无声。前来的亲朋好友鸟雀飞散。不消半柱香时间,偌大的荣禧堂只剩下贾家人,老老小小手足无措,坐立难安,有些甚至仰身便栽倒地,吓昏了过去。
赵堂官见此冷笑了一声。想想着贾家,往前十年,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世家豪门。
开府荣国公贾源,还有其兄长宁国公贾演,两人追随太、祖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因而等太、祖立国之时,兄弟俩一同被封为国公。哪怕一群册封的将领中—四王八公,有四人获得郡王爵,比国公爵高一级。可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贾家兄弟俩联合一起,实力不容小觑,甚至隐隐执四王八公之牛耳。
贾家第二代,宁国公之子贾代化也是出生入死,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荣国公之子贾代善因缘际会的,平匈奴征倭寇杀罗刹,拓疆千里,被誉为战神,是唯一八公中平承了国公爵位的,真正让贾家执四王八公之首,郡王也其也称弟。
可惜富不过三代。
要说开府老一辈也是有才智的,想着天下大定,盛世文治,便让贾家子弟从文。也算得上目光长远了,执行的也尚可。年长些的宁府第三代贾敬,老老实实的从童试一路考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是勋贵中头一个靠实力中举出仕的。可偏偏随着其父贾代化离世,人守孝过后,非但不去为官了,还袖子一甩,将承袭的爵位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抱着鼎炉,入道了。从此后,宁府便翻了天。
而荣府呢,第三代有一母同胞的两子—贾赦和贾政。
贾赦是嫡长子。这人文武不成,出了名的混不吝,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两点。第一好金士古玩之道。这种风雅爱好,没追随亲爹子承父业的,也没个能耐读书当官,皇帝放心。贾代善虽有遗憾,但也没格外对其高要求,就盘算着自家崽子能够当一太平爵爷,要爵如其表字—恩侯。可贾代善也没想到,后面政局动荡的,贾赦是继了爵位,但却只得了一等神威将军爵。相对于正常的公侯伯子男递减顺序,这爵位是被狠狠削了又削,到末流了。贾家至此是元气大伤。当然,不管怎么样,按着嫡长子继承制,贾赦依旧是爵爷,也是荣国府的家主。可偏偏人还有第二优点—孝顺。孝顺到有些愚。
身为当家做主之人,自己却是居住在马棚,将象征家主的荣禧堂让给了贾政,因为其母贾史氏开口了,让老二住近些,方便尽孝。到最后管家等等权利也被让了出去。
贾政因为是次子,按着祖父辈的规划,是该读书入仕的,起码得跟他堂兄贾敬一般,正儿八经的考官,贾代善对其也要求严格。毕竟次子得靠自己奋斗。可贾政虽说爱读书好读书,但屡落第,最后贾代善无奈,靠着自己救驾有功,临终之前便替子求了个荫蔽的官职—工部五品员外郎,也算让人步入了官场。只不过贾政是十几年了没挪过位置,临老了靠着自己生了个好女儿入宫为妃了,才得以升迁。不过贾政在家因有母亲的偏疼,居住荣禧堂,其妻贾王氏掌控着中馈,管这家。故而,算得上荣府实质性的家主。
当然,不管名义上的还是实质性的,都没什么才干,荣府也自然而然的落败了。甚至到今日还有了抄家之罪。
回想贾家的发家落败史不过一瞬间的事情,赵堂官催促着傻愣的贾赦赶紧接旨,他还是有另外的要事而来—昔年贾代善之所以民间被称为战神,是因为朝廷也给人授予过兵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