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魏知白傻得不知道累,不知道疼吗?
他会累,也会疼,但他仍坚持做这一件看不到好处又并不令人舒服的事。
他本可以偷懒,或者质疑,去尝试更轻松的办法,但他没有。
因为他信任他,相信他是对的,他说的是为了他好,他说的便是最好。所以他可以克服困难,也可以忍耐痛苦。
苏试又是为何收他为徒?
在原著《销恩录》中,魏知白的母亲出于对魏晋箜的怨恨,从小就培养魏知白杀人的剑法,只为有朝一日,让儿子替她报了仇怨。
魏知白并不知道自己姓魏。
并不知道,他的母亲原是魏晋箜的下堂妻,而他是靖临侯魏晋箜的儿子。
正因为他从小不知何为“关怀”“爱护”,才会将救了他的苏弑当做亲人一般对待。
盲目地听从苏弑的吩咐,被其利用,换了一身内外伤,最后又被抛弃。
真如丧家犬一般。
但苏试收他为徒并非出于身为“苏弑”的愧疚,毕竟那是相当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人对“魏知白”犯下的错。
也并非是由于同情。
苏弑可以不是苏弑,唐璜可以不再是唐璜,魏知白也未必仍是魏知白。
他之所以愿意帮这个少年一把,是因为他令他想到自己。
而当他看到魏知白本人,他发现,这个世界的魏知白仍如原著一般,记恩不记仇。
他觉得他很好。
一个人若是拥有超越常人的、不可磨灭的品质,那么总会有欣赏这种品质的人来帮助他。
即使没有苏试,也会有苏辙、苏洵。
他帮魏知白,一是为了怜悯自己,二是因为魏知白值得。
他并不觉得自己对魏知白有多么尽心尽责,但魏知白却回报给了他深深的信任。
苏试觉得惊讶,惊讶过后是感动。
赤子之心,诚可爱哉。
苏试便道:“等手好了,就开始练习渔阳剑法。”
知白道:“可是你说要打好基础……我,我还没做好。”
苏试道:“没什么,你会做好的。”
方法有千千万,可以厚积薄发,也可以相机行事。
你若心向我,得我所传,自然全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