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之前也是个小兵,因为屡立战功而挂帅。他当上元帅的第二天,就换下了帅袍。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只肯穿与普通士兵一样的战袍。
他说:“我不是你们的元帅,这里的风才是!你们记得,打仗的时候,风没停,就别后退!”
在塞北,一年四季都没几个风停的日子。
开战时,元帅就穿着与普通士兵一样的战袍,湮没在芸芸将士中。出征时在前,回城时殿后。军营上下都劝他:“你是元帅,应该在帅营里指挥作战啊!你去冲锋陷阵,万一……怎么办?”
元帅笑笑:“我只是块上战场的材料,指挥作战就交给军师好了。”
元帅说这话的时候,军师就在旁边。军师听了这话,不知该劝还是该谢。
元帅上战场的时候,连帅印都放在军师那儿。但元帅随身带着块玉。
一次庆功宴,大概是喝多了,元帅提起系着红绳的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看着那碧如青叶,状似泪滴的玉,一个士兵不假思索:“玉啊!”
元帅大笑,笑罢,摇了摇头:“这是笑。”
“笑?明明更像眼泪!”另一士兵脱口而出。
元帅又是大笑,笑罢,收了玉,接着喝酒。
那一战,昏天黑地。
最后他们赢了。
敌军终于捱不住鏖战,派使者请降。
兴奋的士兵却到处找不到元帅。情急之下,军师持了帅印,受了降。
来请降的使者感慨:“这军队如狼似虎,元帅竟羽扇纶巾,颇有儒士风范!”
待降者远去,军师对沉默的士兵说:“把我们的元帅找回来吧。”
于是士兵们出了城。
从日出找到了日昳,找回了元帅的尸体。元帅的肌肤已被马蹄踏坏,胸口插着一支箭。
一开始,元帅随军打仗,士兵们总觉得心里没底。但时间久了,士兵们习惯了之后,每一战,他们都觉得元帅一直在他们身边,或许就是在自己前面杀敌的那个兵。以致于,没有一个士兵知道元帅是何时中箭落马的。
风猎猎地刮着,营帐都在颤抖。沙扬起、落下,扬起、落下。士兵们沉默着。军师把帅印放在元帅的右手边,跪下,拜了三拜。
士兵们给元帅换上了帅袍。换帅袍的时候,他们找到了元帅的那块玉,那滴碎裂的“笑”。
他们把玉上的红绳解下,系在了元帅右手手腕上。而那块碎成三瓣的玉,他们决定带回京城,给元帅做个衣冠冢。
士兵们就地埋葬了元帅。这里没有奢华的墓冢,没有贵重的陪葬,只有终日呼啸着的西风。和战死沙场的普通士兵一样。
将士们都解了冠带,任风吹着。
几日后,三军在京城西郊集合。军师站在队前,一手持帅印,一手持一木匣。
前来视察的皇帝指着木匣问:“这是什么?”
军师把帅印交给皇帝,打开了木匣。匣里是那块玉,拙劣的补发更凸显了玉上“人”字形的裂纹。军师面色凝重:“这是……我们的元帅。”
皇帝没有说什么,次日便命了新帅。
披着帅袍的英姿飒爽的新帅,满脸是抑制不住的狂喜和得意。
皇帝并没有批准给元帅建一座墓冢。
所以士兵们只有带着那块玉去了元帅故乡的东郊。
在东郊的一座小山上,他们郑重地把那个装着玉的木匣埋入土中,并且在木匣边上,立了个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