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冷眼社学二十年》正文 第十五章 至高荣誉
    有人曾对人的需要进行过层级分析,据说分析的结果是,人的最高层级的需要就是实现自我。将这理论平移到教师的身上,那个层次需要的实现可能就是自身工作业绩得到相应权威部门的认可吧——比如手握某级别的荣誉证书。

    依据惯例,每年的教师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分级分层表彰一批教育人士。不过,为平衡起见,这指标是按行政区划分配指标的,就像高考——每个行政区域都有自己的那一个高考状元,分数虽然相差悬殊,但是就状元名分而言,则毫无差别。这工作落实到学校,表彰人选的最终确定大致有三种:其一、按需分配。某教师当年或次年要晋升职称,而且自身也符合某关键人员的意愿,此时唯有荣誉欠缺,那就毫无争议,就他了,这叫资源效能最大化。其二、轮流坐庄。僧多粥少,论资排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大家不争不抢静待自个儿资历增长就是。而我们眼前这学校则属于第三类:决定权历来都被校长揣在自己的口袋里,轮到必需上报的前几分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式的公开一下信息,然后悄没声息的依据自己的好恶进行派送。这一年,上官蜜儿照例准时接到了镇教育组分配到校的被表彰名额:市级优秀教师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一名、县级优秀教师两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两名、优秀后勤工作人员一名,镇级表彰名额若干。看过相关指标分配方案之后,上官蜜儿的大脑皮层顿时活跃起来:走老路,确实能够笼络好自己的一圈儿人,其直接好处无需赘言,关于这一点儿是在教育上待过几天的人都是心如明镜;可是,毋庸讳言,这做法也有坏处,看似主动权全在校长自己手中紧紧地握着,实质上每到一定的时候,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指标的指向早早就已经被校内舆论给具体到人了,如此一来,校长的实际主动权其实早已大打折扣,更让人上火的还在于,这样做的的负面效应很大,不利于舆论的正确导向的发挥。

    是资源就得进行最大效益的开发,这是上官蜜儿的一贯宗旨。那么,如何来整合好眼前这份资源,从而使他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几个脑细胞冥灭之后,思路清晰地得以呈现:一、“最快时间”“最小范围”“不意”“泄露”表彰信息,充分发挥小道消息的效用效能;二、半公开场合不太明朗地表达出自己将公开透明的分配表彰指标的意向;三、释放出自己对于这次表彰将采取机会均等的价值取向,力争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他们自己拥有被表彰的希望;四、鼓励各处室推荐出自己“系统内”的候选人选;五、货比三家,各战线提名最终候选人;六、群众测评;七、校委会讨论定夺;八、校长签字确认;九上报最终名单。当然,这流程中的程序有的只是适度运用,是不能在“体制内”公开出现的,而那绝大部分可以公开的则公开晓示到校园每一个犄角旮旯。

    这流程透明呐,制度公正呐,一班老师飞蛾扑火般立马活跃起来:可不得放马出来溜溜啊——多少年来,学校里对这事儿都是悄没声息进行的,这次开诚布公,大白天下,败了也值不是!

    各科室材料以分钟为单位递增,一时间,整个学校的舆论一边倒的指向表彰人选的敲定,按照流程,各处室日以继夜的忙碌不止:紧张、激烈、火热的进行着本科室最终推荐人选的确定工作。

    一周时间下来,所有科室都将自己系统最“公允”的人员名单及相关材料摆放到了上官蜜儿的办公桌,上官蜜儿处事也真够认真呐——每天,几乎所有教职员工都会发现自己的校长正辛勤的在那堆材料里面紧张的忙活。

    专题会议终于召开了,上官蜜儿语气铿锵:“我们这是在干什么?是在推荐市、县、镇三级表彰人选,这是好事,更是大事——它直接昭示着我们学校今后工作的舆论导向。因而,我们表彰的人选必需拥有全局意识,拥有配合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