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非常小商贩》正文 第四十章 自己的路
    噼里啪啦鞭炮声声。

    “小玉快出来,大家马上就要进来了。”吕建军大声地喊道。

    “来了、来了。”赵小玉一脸兴奋地从屋里冲了出来,两人站到门口招呼鱼贯而入的村民们。

    “哟、三赖你的房子何时建好啊?到时不要忘了请我们喝酒。”有村民笑着问道。

    “马上、马上,小玉家搬完就轮到我了。”黄三赖笑着回答,他在桌子间绕着不停地散着香烟,赵玉凤正在厨房里和几个帮厨的大嫂紧张地忙碌着。

    这段时间南湾村很里热闹,不断有新房建成,庆贺乔迁之喜的酒席接连不断。

    吕建国做通大伯吕大山的工作,给黄三赖和赵玉凤母女办好了落户手续,并在南湾村边缘批了宅基地,在吕建国的帮助下各自建起小院盖了几间瓦房。

    吕建国用钢材换来一批优惠价的水泥、砖瓦、沙石,再加上各家的积蓄很快吕大山、吕大河、吕永平等几家建起了二层楼房,

    自己家当然也不能落后,父母家盖上了二层小楼,吕建国置换了家中的宅基地在赵玉凤家旁建起样式相近的三个小院,统一修建了下水道将五家的卫生间变成冲水马桶,解决了农村如厕难的问题。

    又租来挖机平整出一条土路与餐具公司连接起来。这样外出就不用在村里绕行,节省了一段路程。

    吕大山过来看后,对于农村集中居住,统一规划的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

    可惜吕建国几人都在忙很少回来住,没有机会讨论这个话题。身为村支书的吕大山对改变村庄面貌心情急切,专门到好味道店等候吕建国和他讨论这个问题。

    吕建国没多话,带着几个村干部奔赴浙省西华村,规划整齐的村庄,漂亮的小楼、密布的工厂惊呆了众人。

    吴人保是西华村的最大功臣、曾激励了无数华国人的奋斗精神。

    一九七九年正是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吴人保却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案:全村五百多亩粮田由三十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

    后来在他的安排下,一些村民们外出学手艺,回村后陆续办了锻造厂、带钢厂、铝材厂、铜厂等。在那段时间西华人陆续办起了以冶金、纺织和有色金属为主的四十多个企业,全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劳动力投入到了工业生产。

    一九八零年西华村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一亿元,成为苏省第一个“亿元村”。一九九六年产值就达到了二十亿元,全村居民住房别墅化,百分之三十的村民家庭拥有轿车,户户存款超过六位数。

    “大伯、西华村的经验可以做参考,尽管难度很大,但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和具体的样板。”吕建国平静地说。

    没能见到传奇人物吴人保,他心里略感遗憾。此时正是西华村大发展时期,吴书记都实在太忙没有时间一一接待各地涌来的参观考察团。

    “你说的都是真的?”吕大山低声问。

    吕建国告诉他西华村的崛起除了吴书记带领村民的奋斗,还和吴书记有一个在华国发改委工作的同学有关。计划内的钢材的持续不断的供应让西华村一路狂飙迅速成为举世闻名的典型。

    “我们走自己的路,虽然达不到西华的程度,至少也能改变落后的面貌。”吕建国坚定的说。

    食品公司的外采部在吕大林的指挥下有序的为钢城签约分厂提供些食品原料,几个月下来犹如一根钉子牢牢扎进了钢厂的供应系统,成为稳定的供应商之一;

    食品公司的冷库,收储了大量的蔬菜和肉类,形成稳定地供应源,有效调节了市场的供求平衡,吕大林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