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六章 风波(1)
    郡公府前装点一新,挂着又大又圆的红灯笼,朝武爷孙三人虽都进了宫中年宴,府中程伯和余嬷嬷还是用心至极地布置一番,远远地就看到一大群人站在门前,整整齐齐地等三人回来,过个年。

    “恭迎老爷、少爷、小姐回府!”一大群仆从站成两排,小厮们由程伯领着,丫鬟们则由余嬷嬷带着,一个个脸上都是红光满面,这个年夜不太冷,他们心里也就更加热乎。

    “瞧瞧,瞧瞧!这一个个的都是人精!”朝家自有朝家的规矩,上至少爷小姐,下至奴仆,过年的赏银人人都有,人人都不少,而掏银子的,自然就是朝武了,“个个都眼巴巴地望着老夫回来给喜头呢!”

    对了,头年定下这规矩的时候,还是朝亖父亲在时,朝府一时风光无双,朝母为人宽善,便提出这过年的大彩头啊,由下人们自个儿缝锦囊袋子,缝多大,便装多少。

    只有一点,锦囊袋子必须得是香包的样子,若是缝成大麻布袋子,可就只能把人装进去了。

    “是了是了,我们这些人都是年年上赶着那份盼头的,还请老爷多加保重着身子,年年都能这般说上我们几句!”余嬷嬷的资历可谓是老人了,年纪不差朝武几岁,说话间平常得很,自在得很,她推推身后的丫鬟,祥和地打趣道,“你们还干站着!还不快去讨银子使,难道明日竟又不想去买看中的胭脂水粉了?!”

    朝亖晚一步下来,熙熙攘攘的声音闹在耳边,红红火火的家门映在眼中,身边跟前,都是她心里的人,世间幸福,莫过如此。

    “四一!四一!”后面赶上来的,正是顾誉,他蹦跳着到朝亖身侧,拱拱她的肩,看着被一群人簇拥着进门的朝爷爷,打趣道,“朝爷爷还是这么有精神,真好,真好哇——”

    “明日我和哥哥要去夭林涧一趟,你可要去?”说到哥哥,朝亖回头找了一圈,却见朝华又拉住了一个看门的小厮唠嗑,可怜那人一脸生无可恋,好在朝华大手大脚掏出一张银票子,那人生生盼着老爷的眼神才赶紧收了回来。

    “夭林涧?!去那做什么?”两人一并跨入朝府,扑鼻而来的,是一阵葱花泛着酱油底香的馥郁,顾誉也不问了,早先就听四一说她家过年的守岁是吃到天明的,肚里的馋虫在宫里被叶归尘灌得醉去,现在却和人一样,清醒得很。

    “诶,厨房在那边!”朝亖哭笑不得地喊了声,思及那三字,神情却变得落寞。

    她望着天上残月,复启的两瓣朱唇里,缓缓吐出一句旧诗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林涧,是大凉埋葬将士的地方,埋的是死在战场上,面目全非,只剩一抔黄土的将士。

    人人皆知,朝家出了个开国郡公,而开国郡公更是为大凉培育了位千古流芳的征国大将军,可惜征国大将军一生赤诚却落得个英年殉国的下场。

    人人也皆知,朝家儿媳余氏,千里寻夫身,送入佛门,自此皈依。朝家自此遗留的,只有一个老人,和一大一小的两个娃娃。

    人人不知的是,余氏并未找到征国大将军的尸身,她将将赶到之时,大凉的军队已凯旋而归。军中让她认领的那具尸身,她看着却并无半分心痛之意,可万念已灰,自此青丝落白发,长灯伴古佛。

    而朝亖却知道,父亲那日万里魂归,轻轻爱抚着她的头,那时她才不过半人高,父亲说,夭林涧很美,他很喜欢,只是,别让娘亲和爷爷知道。

    “你从前便知道我能通魂,却不知道,是从何而起吧?”朝亖和顾誉一同坐在马车上,驾车的小厮正去解手,两人便谈起心来。

    “也就是说,大将军他,并未入家坟?”顾誉虽非燕都中人,可到底是大凉百姓,征国大将军之名,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